热搜词:

A股“造假王”黯然落幕

文|新财域

文|新财域

*ST东方的退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败局,更是市场生态与监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当161亿元财务造假与流动性危机形成双重绞杀,多么光鲜的身份,也无法阻止企业的快速崩塌。

这不仅是张宏伟个人的滑铁卢,更是中国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后暴露的病灶缩影。

从“东北首家”到资本弃子

2025年4月30日。*ST东方这家曾头顶“东北首家民营上市公司”光环的企业,最后以0.36元/股的价格定格退市。没有退市整理期的缓冲,没有投资者说明会的解答,近13万股东账户里的股票,直接变成了三板市场的“休眠资产”,成为资本市场“退市新规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若将时间拨回五年前,*ST东方的故事曾是资本市场的“模范样本”。2018年借壳上市时,其“农业+高铁”的双主业模式被券商誉为“穿越周期的黄金组合”,股价三年暴涨420%。实际控制人张宏伟从泥瓦匠的出身到身价300亿的“东北首富”的故事,更成为经典的“草根逆袭”,成为东北民营经济振兴的关键注脚。

然而表面的繁荣却没有维持太久。2022年,*ST东方净利润蹊跷增长87%至3.2亿元,同期应收账款却激增214%至28.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为负。这种“纸面盈利”与“真实失血”的背离,被投资机构敏锐发现,并开始快速撤离。

2024年6月,压垮*ST东方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其关联公司被爆出16.4亿元存款遭到冻结,此后*ST东方股价开始坠入“面值退市”的螺旋。同时,监管部门开始启动调查,*ST东方的遮羞布,被彻底揭开。

经证监会调查,2020年至2024年期间,*ST东方通过虚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购销合同,伪造海关报关单、仓储物流单据,搭建起覆盖境内外12家空壳公司的造假网络,累计虚增营收161.3亿元。

这相当于其披露总收入的47%,其造假金额甚至超过康美药业、康得新等历史案例的总和,被称为“A股造假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