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经开区: 科技“点亮“文化 创意“丈量”科普
现实与未来有多远?
在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距离只有一道门。
裸眼3D、全息炫屏、互动魔法墙、移动开合屏……步入公司数字创意楼的沉浸式实验室、元宇宙实验室、数字人实验室,各类现代科技赋能的科技展品扑面而来,仿佛置身未来世界。
瞧,裸眼3D技术加持下,战国时期的“凤鸟双联杯”数字成像栩栩如生,仿佛欲飞出屏幕,让人触手可及;带上AR眼镜,就能如同一位巨人置身太阳系,随手就能“捧起”太阳;只需随口说一句话,链接了AI技术的“出口成章”,顿时便生成一首七言绝句……“你选择一个成画类别,比如山水、神兽,然后只需在画板上随意创作,它就能生成一幅精美画作。”走进数字人实验室,董事长助理赵琪指着一款“神笔马良”展品如是说道。
而在2个多月前的深圳文博会上,“神笔马良”可谓大放异彩,赢得众多包括孩子在内的参展人员围观。
谁能想到,这个让冷冰冰的科普及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科技企业,是从一家最初经营电子出版的传统企业转型而来。
时间来到2002年,这年包河经开区成立,安达创展也迎来“十周岁”。公司作出一次关键转型,成立科技馆事业部,正式踏入科普展教领域。6年后,地处包河经开区的安达科技产业园落成,公司发展拥有更广阔舞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安达创展瞄准市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通过为博物馆、主题馆、科技馆运用可视化技术量身定制相关产品,大力发展文创产业。
如今,安达创展已先后承建过包括中国科技馆、合肥园博园城市建设馆、深圳科技馆在内的全国800余座科技馆、博物馆和主题展示馆。
这些场馆,无一不是用“科技+文化+艺术”的创新理念打造的文化科普“爆款”打卡地。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LED魔方折幕屏与地屏、墙面屏的组合设计,将安徽深厚的文化肌理、前沿的科技元素进行可视化,生动打造了极具徽风皖韵的裸眼3D沉浸式空间;在郑州科技馆,40多米的“星·河”科学艺术装置,将超高清9K裸眼3D前沿技术成果与深厚的本土文化相融合。置身序厅,如立黄河岸畔,仰望苍穹……
安达创展一路奋发向上,实现了从“助跑”“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变。目前公司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行业排头兵。
创新的种子破土,离不开沃土滋养。安达创展的茁壮成长,背后也有合肥包河经开区的鼎力支持。
今年6月,安达创展的扩产计划因2000平方米厂房缺口陷入停滞。合肥包河经开区“金牌店小二”团队接到诉求后,3小时内就筛查出4处符合条件的厂区。
“舜利电子那处厂房连水电管线都提前布好了,不需任何改造,我们直接‘拎包入驻’。”公司副总经理李颖表示。
这样的“加速度”并非偶然。翻开安达创展的政策台账,2021年以来,包河经开区累计帮助兑现457万元政策扶持资金,精准滴灌到研发攻关的关键节点:“免申即享”的政策推送系统,让企业第一时间吃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
从最初的电子出版,到如今的元宇宙展馆,安达创展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科技+文化”的创新之路。
而合肥包河经开区的赋能,则像阳光雨露,让这颗创新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