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垄断被打破, 一家300人中国小厂实现突破, 动力连接器不再依赖进口
都知道,中美科技之争的焦点,都聚集在芯片上,随着AI的大火,AI芯片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在AI赛道上,还有很多细分的小赛道,比如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等等。
尤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马斯克为首的美科技大佬们,都重重的的押注了。但就在老美以为把前沿AI技术都牢牢掌握在手里,对华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却在2025年春晚面向14亿中国观众,挑起了东北大秧歌。其流畅的动作和智能交互体验,令全世界惊叹和震撼!
就在全世界都把关注焦点放在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身上时,却忽略了一点,其灵活性和流畅性的关键,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动力连接器。它如同机器人的“神经系统”,虽微小却关键,决定了机器人是灵活起舞还是僵直瘫痪。
要知道,动力连接器长期被美垄断,凭借着庞大的专利壁垒,处处“卡脖”中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只能被迫花高价进口。但春晚上灵活扭动的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则改写了动力连接器的行业格局,一家只有300人的中国小厂打破了西方垄断,从0开始,不仅实现技术自主,更跻身全国市场前三,这家小厂就是Amass艾迈斯。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建立在“信号-能量”的高效传输之上。艾迈斯创始人胡正宇曾比喻:“没有可靠的连接器,再聪明的AI大脑也指挥不动机械四肢。”早在与宇树科技合作春晚项目之前,艾迈斯已深耕动力连接器领域近十年。
其产品主打“高压、大电流、抗振动”特性,正好契合人形机器人对高功率密度与运动稳定性的苛刻要求。也正因如此,春晚结束后,艾迈斯订单暴涨,月产量从2022年的8000套跃升至2025年的20万套,增长率突破2000%。
回顾艾迈斯这一路走来,转折点就出现在2007年,其创始人胡正宇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那就是全力攻坚大电流动力连接器。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当时该类产品被美企通过专利严密保护,国内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交期长、还常遭断供。由于技术被“卡”,再加上很多技术壁垒,研发难度相当大。
但仅仅用了2年时间,通过工程师的努力以及艾迈斯的持续科研投入和自主创新,首款自研产品XT60成功推出,不仅打破海外垄断,更返销至美、德等63个国家。不久后,MR30连接器也面世了,凭借着“体积小、机身薄,却能承受20A电流”的技术优势,一举奠定行业地位。
区别于其他同行,艾迈斯不走“参数顶尖”路线,而是以“稳定性+适用性+成本控制”为核心策略,性能达进口产品80%-90%,价格仅一半,彻底打破了美企的垄断!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说法,只要是咱中国企业想要进入的行业,最终都能把产品打成“白菜价”,5G、芯片都一样,难怪美企要对咱们严防死守呢。
截至目前,艾迈斯已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超200项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电动化、智能化、高集成化趋势共同推动的结果。其对连接器提出极高要求:小体积、轻量化、抗振动、耐插拔、传输稳定——这些恰是艾迈斯持续优化多年的技术长项。
艾迈斯的成长路径,也是中国制造转型的缩影,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从价格竞争到技术领先,从单一市场到全球返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定义赛道标准,中国制造也正在加速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在中国智造升级的浪潮中,那些曾不被关注的“小部件”,正成为制约整机性能的关键瓶颈,也恰恰是自主突破的战略高地。或许不久的将来,不仅是连接器,还有更多细分领域的中国“小巨人”,正在用自己的专业与坚持,悄然重塑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