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加快融入主城区
站前广场配套建设马不停蹄
S213新东环线建设加速冲刺
天门河下游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
这个春天
在天门市杨林街道办事处
项目建设呈现出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沪渝蓉高铁天门站配套建设加紧完善中。
在高铁新城配套建设上,专门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全力保障S213新东环线、站前大道东延线等市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提前谋划筹备天门新区“一河两岸”治理,目前已签约89户、拆迁71户,其中费湾村拆迁户还建房屋主体已基本建设完成。完善还建点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交通路网、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环境逐步优化。
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配套,持续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规划文化广场、公园以及街区路网、学校、医院、商贸综合体等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群众所需补齐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将鼓励生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抓好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落实落地,每个村(社区)都组建了公益红娘队伍,致力解决单身青年婚恋问题,为异地生育的孕妇进行生育奖补手续代办。
冠安堂药业。
招商引资。全处开展招商引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18次,收集有效信息15条,项目签约任务2个,已完成签约3个:依黛佳人皮革服饰生产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九州通医药项目,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根据项目合作清单有序推进;年产5400万支锂离子电池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目前正在进行厂房装修。
今年,杨林街道将紧紧围绕全市“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市场主体培育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扎实推动绿色转型,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持项目为王、工业强处,紧扣“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做实强链、补链工作。切实推进晨居燕食品加工项目和好衣库等10个服装生产项目落户建设。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乡贤能人资深优势,大力开展飞地招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2025年签约1个亿元级,1个五千万级以上项目。
在产业培育上,依托梓凡服饰和正荣服饰两家大型服装企业,扎实推进补链强链及电商发展,对接全市纺织服装统规自建项目落地,建设有影响力的服装电商基地;依托九州通医药项目的优势资源,带动冠安堂药业做大做强;依托方舟3A级景区,开发城东文旅潜力,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近郊农旅基地;依托杨林地理优势和蔬菜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完成剩余5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积极督促指导生产企业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强化产业引导和政策支持,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积极支持成畅塑业扩规提档,扶持普熠电气技改扩规,推进年产5400万支锂离子电池项目投产,培育冠安堂药业、亿麟汽车等工业、服务业、商贸业进规入库,力争工业进规1家、服务业2家、商贸业4家。
方舟生态庄园。
充分依托杨林城郊区位优势和蔬菜产业基础,以费湾、李湾、朱垸、徐北等村(社区)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促进蔬菜规模种植,建设城区“菜篮子”。目前,全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劳务服务、设施农业等业务范围,不断发展壮大新农村甜玉米,杨林社区早春大棚蔬菜、刘新村辣套棉、双剅口村白皮黄瓜及阳光冬暖大棚蔬菜等四大板块的蔬菜产业,努力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强化民政救助,2024全年落实临时救助80户,新增农村低保34户52人,城镇低保19户33人,特困供养12人。
扎实开展“民法典”宣讲、“4·15”国家安全、禁毒反诈、反邪教宣传、“12·4”宪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田勇勤、田银河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和刘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事迹,悬挂各类横幅15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
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杨林街道积极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对11个村(社区)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升级,并将余下7个村(社区)自来水管网纳入改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组织实施。近三年,完成厕改94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站在新起点,杨林街道办事处将以城乡融合为路径,以产业提质为核心,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全力推进天门新区与高铁新城建设,加速融入主城区发展格局。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他们正以“优等生”的奋进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注入强劲动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