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弟弟能买房结婚,她离婚分55万,四年后,弟弟弟媳的态度让她哭
淅沥的春雨中,我站在窗前,手里捧着那张泛黄的合照,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窗外的雨滴打在铁皮窗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敲打我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姐,当初要不是你,我咋能有今天啊?"弟弟阿强上次说的话又回响在耳边,让我心头一阵酸楚。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冬天,北方城市的寒风刺骨,我和阿强站在那栋六层楼房前,搓着冻得发红的手,看着门牌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那年头,能在县城里买上一套楼房,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啊。
"姐,这房子真不小,五十五平,够我结婚用了。"阿强拿着扫把,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踱步,眼里闪烁着光芒。他还是个瘦瘦的小伙子,眉眼间总带着几分羞涩,穿着那件我给他买的蓝色夹克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傻弟弟,姐不就是为了你能娶上媳妇嘛。"我揉了揉他的头发,笑着说。心中的苦涩却无人知晓。
那时我刚离了婚,丈夫家条件好,分到了五十五万的房产补偿款。离婚那天,丈夫一家人坐在调解室里,脸上满是轻蔑:"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倒贴都没人要,还挑三拣四的。"
"钱给你,人我带走。"丈夫的大伯拍着桌子,一锤定音。我没有争辩,默默签了字,拿走了那张写着"五十五万"的支票。
父母早年因病相继离世,欠下一屁股债,我和阿强相依为命。我比阿强大八岁,从十六岁起就辍学到镇上的袜厂做女工,一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就为了把阿强养大。
"姐,这钱,我一定会还你的。"阿强红了眼眶,声音里带着哽咽。屋子里只有一张旧桌子和两把破椅子,却像皇宫一样令人心生满足。
"傻话,咱姐弟俩谈什么还不还的。只要你好好过日子,成家立业,就是对姐最大的回报。"我从塑料袋里取出两个红苹果,递给他一个,"来,尝尝,今年的苹果特别甜。"
阿强接过苹果,大口咬下,甜汁顺着嘴角流下。他笑着说:"姐,等我娶了媳妇,你就搬来和我们一起住。"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明白,新媳妇哪会愿意和大姑姐住在一起?
阿强的婚事很快定了下来。小芬是镇上粮站干部的女儿,长得白净,说话利索,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人时总带着几分精明。她父亲是粮站的副站长,在那个"铁饭碗"还金贵的年代,这样的家庭在县城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婚礼那天,我借钱给阿强添置了新家具:一台二十一寸的彩电,一台双门冰箱,还有一套沙发。小芬的陪嫁是一台半自动洗衣机和一台电饭煲,在当时的县城,已经是相当体面的嫁妆了。
"姐,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阿强敬我茶时,眼圈红红的,声音哽咽。我接过茶,暗自祝福他和小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那时候,日子虽然紧巴,但过得有滋有味。我租了县城边上的一间平房,靠给人做服装加工维持生计。家里的老式缝纫机踏板声从早响到晚,针线穿梭间,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每逢周末,我都会去阿强家小坐,带点自己做的小菜,和他们一起吃顿家常饭。小芬的手艺不错,红烧肉炖得酥烂,米饭蒸得喷香。我们坐在那台"金星"牌彩电前,看着《正大综艺》,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姐,你看这小品演得多逗啊!"阿强指着电视里的赵本山,笑得直不起腰来。小芬则靠在他肩上,眼里满是幸福的光芒。
那时我常想,离婚的痛苦和委屈,在看到弟弟幸福的笑容时,都值了。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县城的发展,一些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阿强在一家建材公司找到了工作,渐渐学会了做生意,一年后开了一家小超市,生意不错。小芬辞了粮站的工作,专心打理超市,日子越过越红火。
而我的加工厂因为大批工厂的崛起而生意惨淡,只能勉强糊口。每次去阿强家,我都能明显感觉到小芬态度的变化。
"姐,您又来了?"有一次,我刚踏进门,就听见小芬这么说,语气里透着不耐烦。她穿着一件名牌羽绒服,手上戴着金戒指,哪还有当初那个笑脸相迎的新媳妇的影子。
"是啊,给你们带了些新鲜蔬菜,今天赶集,看菜不错,就多买了些。"我笑着举了举手中的菜篮子,里面装着我精心挑选的青菜和豆腐。
"我们家不缺这个,您自己留着吧。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不用费心买这些了。"小芬转身进了厨房,留下我一个人尴尬地站在客厅。
那天饭桌上,气氛格外沉闷。阿强埋头吃饭,偶尔抬头看我一眼,欲言又止。小芬夹菜时总是避开我带来的那盘炒青菜,好像那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姐,你自己一个人,要多保重啊。"临走时,阿强送我到楼下,小声说道。他的眼神中带着歉疚,却又有些无奈。
我点点头,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回家的路上,寒风刺骨,我把围巾裹得紧了又紧,却怎么也暖不了那颗冰凉的心。
从那以后,我去阿强家的次数渐渐少了。有时候,我会在街上远远地看到小芬,挽着阿强的手臂,走进县城新开的"金海岸"商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我则悄悄躲在街角的阴影里,不想让他们发现我穿着那件褪了色的老棉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菜市场碰到了阿强的邻居王婶。她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李家姐啊,好久不见了,你弟弟家小日子过得可红火了。前些日子还换了新沙发呢,听说花了好几千呢!"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一阵苦涩。那套沙发,是我用离婚分得的钱买的,才用了不到五年啊。
"是啊,阿强有出息,小芬能干,日子越过越好了。"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可不是嘛,小芬现在可神气了,跟街坊邻居说话都带着三分傲气呢。"王婶凑近我耳边,压低声音说,"她还常说,看不得你那样,离了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不如她家的保姆呢。"
我的手一抖,菜篮子里的土豆滚落在地。我弯腰去捡,借机掩饰自己泛红的眼眶。
时光荏苒,一晃四年过去了。那年春节,我用做服装加工攒下的钱,买了一堆礼物,准备去阿强家拜年。礼物不算贵重:一条围巾,两盒点心,还有一些新年的小饰品。但这些,已经是我能拿得出手的全部了。
冬日的阳光洒在街道上,照在那些张贴着"福"字的窗户上,显得格外喜庆。我的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想着一家人团聚的场景,嘴角不禁扬起了笑容。
刚到阿强家所在的小区楼下,就听见几个邻居在闲聊。
"听说李家那个姐姐又要来了?"一个穿红棉袄的妇女说。
"可不是嘛,那个倒霉鬼又来了,离了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就知道来蹭饭。"另一个声音接道,正是住在阿强楼上的老李。
我僵在原地,手中的礼物突然变得沉重无比。春节的喜庆气氛仿佛一下子被冰雪覆盖,寒意直透心窝。
"就是,小芬都跟我说了,她姑子穷得叮当响,还总装阔气,给人添麻烦。前几天还说,要是她姑子再来,就装不在家。"第三个声音加入进来,是住在对门的张大妈。
我的心像被刀割了一般,痛得无法呼吸。那些礼物,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那句"倒霉鬼",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插我的心窝。
我转身离开,眼泪在寒风中结成了冰。一路上,我机械地挪动着脚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县城边上的小河边。河水已经结冰,但中间有一道细细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姐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我蹲在河边,对着冰面上自己的倒影喃喃自语。曾几何时,我也是村里的漂亮姑娘,嫁给县城干部儿子时,多少人羡慕不已。如今,却沦落到连弟弟家的门都进不去的地步。
回到租住的小屋,我放声大哭。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淅淅沥沥地打在破旧的瓦片上,仿佛天也在为我悲伤。小屋里冷得刺骨,煤炉早已熄灭,我却没有力气去重新生火。
"李大姐,别哭了,快进来。"是对门的王大娘,她听到我的哭声,敲开了我的门。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关切。
"没事,王大娘,我就是有些感冒,不舒服。"我擦干眼泪,强颜欢笑。
"我老婆子眼睛不好,耳朵可不聋。"王大娘拉着我的手,将我拉进了她的屋子。她家的煤炉烧得正旺,屋里暖烘烘的,墙上贴着几张发黄的全家福,角落里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正播放着秦腔。
"人心隔肚皮啊,自家人都能变成外人。"王大娘倒了杯热茶给我,"你那弟弟,怎么能这样?当年要不是你,他哪来的今天?"
"也许是我做错了什么吧。"我抹着眼泪说,"或者是小芬觉得我给她丢脸了。"
"胡说八道!"王大娘拍着桌子说,"你李大姐一辈子吃苦受累,为了弟弟付出那么多,他们不知感恩就算了,还这样对你,天理不容啊!"
热茶的蒸汽模糊了我的视线,泪水又一次涌了出来。我想起小时候,阿强生病,我背着他走了十里路去镇上看医生;我想起青春年华,我为了供他读书,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我想起结婚那天,我把仅有的积蓄全部给了他做彩礼钱......
"李大姐,你就别去想了。人啊,活着,总是要为自己活一回的。"王大娘拍着我的肩膀说,"明天我带你去赶集,买点好吃的,咱们自己过年。"
那晚,我在王大娘家睡着了,梦里回到了小时候,阿强追着我在田埂上跑,笑声回荡在金色的麦田里。
第二天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我。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是许久不见的阿强。
"姐,对不起。"阿强红着眼眶说,他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印痕,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阿强?你怎么来了?"我惊讶地看着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邻居说看见你昨天来了又走了,我就猜你可能听到了什么。"阿强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芬她......"
"我知道。"我打断他的话,不想听那些借口,"弟弟,你有你的难处。日子是你们自己的,我不会再去打扰了。"
"姐,不是你想的那样。"阿强急切地解释,"小芬她就是嘴上没把门的,心里并没有那么想。她就是觉得......"
"没关系的,我明白。"我再次打断他,"你结婚这么多年,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事事都顾及到我。"
阿强站在那里,欲言又止。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我这才发现,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瘦弱的小伙子了,眼角有了细细的皱纹,眉宇间也多了几分沧桑。
"姐,我..."阿强犹豫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我这些年存的钱,不多,两万块。你拿去添置点东西吧。"
我看着那个鼓鼓的信封,心里五味杂陈。曾几何时,我为了他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婚姻和五十五万的房款。如今,他却要用两万块钱来弥补我的心伤。
"弟弟,钱你留着吧。"我把信封推了回去,"姐不缺钱花。"
"姐,你就收下吧。"阿强的眼眶红了,"我知道我欠你的,一辈子都还不清。"
"没关系的,日子还长着呢。"我递给他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我昨天准备的礼物,"拿回去吧,都是些小东西,过年了,图个喜庆。"
阿强接过袋子,眼里满是歉疚和感激。临走时,他在门口停了停,回头说:"姐,家永远是你的家,不管小芬说什么,你都是我亲姐姐。"
我笑着点点头,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关上门,我靠在门板上,眼泪再次涌出。家,到底在哪里?是阿强的那套房子,还是我这间租来的小屋?
从那以后,我没再去打扰阿强。日子还得继续,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在王大娘的建议下,我在街口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一家小餐馆,卖些家常菜。
"李家姐的酱肘子,味道可真香!"街坊邻居常这么称赞。我的小店生意渐渐好起来,每天都有不少回头客。
偶尔,我会发现角落里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阿强总是来吃饭,但从不与我多说话。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点一份红烧肉,一碗米饭,吃完后放下钱就走。
有时候,他会留下比实际价格多出许多的钱。我总是在第二天把多余的钱包好,让伙计送回去。阿强从不拒绝,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接过钱,点点头离开。
我们之间,似乎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谁都不愿先打破这尴尬的局面。
年底的时候,小店生意格外忙碌。除夕夜前一天,我正在厨房里准备食材,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
"李姐,出事了!"伙计小王跑进来喊道,"您弟媳妇晕倒了,送医院去了!"
我手一抖,菜刀差点割到手指。"怎么回事?严重吗?"
"听说是胆囊炎发作,疼得厉害,人都昏过去了。"小王气喘吁吁地说,"您弟弟刚才来过,找不着您,就让我转告您一声。"
我二话没说,摘下围裙就往外跑。县医院离小店不远,我几乎是一路小跑过去的。到了医院,我在急诊室外看到了阿强,他蹲在墙角,双手抱头,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阿强!"我喊了一声,他猛地抬头,看到是我,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姐,小芬她...医生说需要手术,可我...我没带那么多钱..."阿强结结巴巴地说,声音哽咽。
我这才明白过来,阿强不是来告诉我消息的,而是来借钱的。那一刻,心里有些苦涩,但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担忧。
"多少钱?"我问道。
"医生说至少需要一万五。"阿强低着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我二话没说,从包里掏出存折,直接去了住院部的收费处。这些年小店经营得不错,积攒了些钱,应急还是够的。
手续办完,小芬被推进了手术室。我和阿强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姐,对不起..."阿强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愧疚。
"别说了,家里人哪有隔夜仇。"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芬再怎么说也是你媳妇,我总不能见死不救。"
"不是因为钱。"阿强摇了摇头,"是因为这些年,我对不起你。小芬她嘴上不饶人,但心肠不坏。是我,是我没有当面告诉她你为我做的一切,是我怕她知道了会看不起我,会觉得我没用..."
我静静地听着,心里的坚冰渐渐融化。原来,阿强一直活在愧疚和自卑中,他怕小芬知道真相后会瞧不起他,会嘲笑他连房子都是靠姐姐才买得起。
"傻弟弟,那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握住他的手,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为你付出,还能为谁?"
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结束了。医生出来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小芬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在病床前,小芬虚弱地看着我,眼里满是愧疚和不安。
"姐,对不起..."她哽咽着说,苍白的嘴唇微微颤抖。
"别说了,家里人哪有隔夜仇。"我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安心养病,别想太多。"
"阿强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了。"小芬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您为他做了这么多。如果不是您,我们可能连房子都没有,更别说结婚生子了..."
我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心里不再有怨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芬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在知道真相后,她的愧疚和感激都是真心实意的。
病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点滴的声音在滴答作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照在我们握在一起的手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亲情,就像这阳光,即使被乌云遮挡,也终会重新照耀大地。
小芬住院的那几天,我每天都去照顾她。我熬小米粥,炖鸡汤,细心地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阿强忙着超市的事情,经常不在医院,但他每次来都会带上一束鲜花,放在小芬的床头。
"姐,您真是我的福星。"小芬握着我的手说,眼里满是感激,"以后您就搬来和我们住吧,别再租那间破房子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我在那住习惯了,再说我得照顾我的小店,搬来太远了不方便。"
出院那天,阿强执意要送我回家。路过那间老房子时,他停下了脚步,仰头看着那栋老旧的六层楼房。
"姐,记得咱们刚搬进来那天吗?"阿强问道,语气里满是怀念,"你给我的那个苹果,可甜了。"
我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智慧。
"弟弟,苹果再甜,也没有亲情甜啊。"我轻声说,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姐,你还记得咱爸临走前说的话吗?"阿强突然问道。
我点点头,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遗言:"一家人,就是要互相扶持,不离不弃。"
"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和小芬,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阿强认真地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夕阳西下,我们肩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远处,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混合着春天的气息,让人心生安宁。
"姐,今晚去我家吃饭吧,小芬说要亲自下厨,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阿强邀请道。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的伤痕在这一刻完全愈合。亲情就像是一坛老酒,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醇香浓烈。即使曾经有过误解和伤害,但血浓于水的羁绊,终究会让我们重新走到一起。
不远处,小芬站在家门口,向我们招手。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真诚,那么温暖,仿佛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所有的寒意。
我迈步向前,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家,终于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此刻就能触摸到的温暖和幸福。
蓦然回首,我发现那些曾经的苦难和委屈,已经如尘埃一般消散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的,只有那份历经风雨却依然坚韧的亲情,在岁月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