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给美国面子,俄乌越打越凶,2枚导弹砸下,打在乌军最疼的地方
美俄、美乌谈了一轮又一轮,在美国的调解下,俄乌在战场上打得更凶了。为何美国的调解起到了反效果?与作战初期相比,俄军的战术发生了哪些变化?
据外媒报道,美总统特朗普对其主导下的俄乌谈判“充满信心”,还设置了一个停火的“最后期限”,但拒绝给出具体的截止日期。讽刺的是,经过美方的调解,俄乌之间非但没有放下矛盾,打得甚至比调停之前更猛烈了。
【美总统特朗普为停火设置了最后期限】
俄军2枚战术导弹“打痛”乌军
就在特朗普放出所谓的“停火期限”之前,俄军发射2枚“伊斯坎德尔-M”作战战术导弹,对位于乌克兰苏梅市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精准打击。
其中一处目标十分特殊,是乌军事指挥人员的会议地点,当时包括乌军高层、乌克兰安全局官员以及北约军官等重要人物全部在场,为乌军的“战斗英雄”举行颁奖典礼。
俄军战术导弹袭突破了北约的反导系统,打死了超过60名乌军人员,并造成了上百人受伤。
俄军的这次袭击,不仅对北约和乌克兰之间的合作是一次重创,也反映出相比于正面战场上的推进,俄军开始更频繁地发动“斩首”行动来进行威慑。
这种转变符合当前俄军面临的形势:早期阶段,俄军主要依赖大规模正面进攻来占据地盘。
但随着战事持续,其资源消耗增加,再加上继续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可能会招致北约方面难以预料的抵制,因此俄方想要调整策略,转向针对敌方指挥系统和关键人物实施精确打击,以瘫痪对手决策能力。
此外,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等高精度武器,有效打击特定目标的战果,可以说真正打在了乌军“最痛的地方”,极大地削弱了乌军的组织能力和士气,在未来的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