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先“体检”,再“开药”,济南起步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四月初,小麦返青拔节,远望一片青绿。4月10日,在济南市起步区太平街道,济南益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服务队员正在麦田中忙碌。他们按标准方法采集小麦植株样本,每隔一定距离取样一次,最终将样本密封保存。益农科技总经理姜家胜解释道,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的第二阶段取样工作。

技术服务队员正在田间采集小麦植株样本。

为推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济南市起步区于2024年启动了科学施肥增效项目,探索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测土配方施肥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姜家胜介绍:“测土配方施肥,通俗来讲是‘先体检,再开药’。我们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专业检测,精准分析土壤中的酸碱度,以及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结合作物需肥特性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执行起来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测土,二是配方,三是指导施肥。”

新一轮的测土配方施肥于2024年秋季启动。姜家胜和团队负责样品收集与送检,并依据配方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在9月冬小麦种植前,团队已深入田间采集土样,送至农业科研院所检测成分,由农业专家根据结果制定底肥配方。2025年3月小麦返青期,团队进行了第二次样品采集。“我们现在就需要对各区域小麦抽样并作成分分析,观察前期施肥效果,再根据植株养分含量规划后续追肥配方。”姜家胜说。

科学施肥增效项目培训观摩会现场。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对种植户的化肥使用习惯进行了调查。”姜家胜提到,“走访发现,目前许多农民存在施肥误区,比如跟风使用农资经销商推荐的产品,凭经验而非科学依据施肥。还有农户迷信‘肥料越多产量越高’,导致过量施用,造成浪费和污染。因此,除了测土配方施肥,我们还需加强农技培训,引导农民养成科学的耕种理念。”

4月17日,起步区举办科学施肥增效项目培训观摩会,40余名农民及种粮大户参与学习,并前往示范田实地参观。参加活动的种粮大户王士泉分享道:“我承包了1000多亩地,过去每亩化肥用量60—70公斤,也没有关注过氮、磷、钾的配比。十多年下来,土地板结、盐碱化严重,投入和效益不成正比。这两年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每亩用量降至50公斤以下,还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升了作物品质。现在化肥投入减少了,产量没降,甚至还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