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4 月 25 日
2025 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在武汉开幕
湖北 " 神武峡 "+" 赤黄红 " 两大超级 IP 齐发
湖北文旅 " 潮 " 向世界!

当 " 景点 " 不再只是风景," 支点 " 将撬动怎样的未来?
湖北两条隐秘的线正悄然编织:
一条向西,名曰 " 神武峡 " ——神农架的茫雾与武当的云海相拥,三峡的浪涛叩响恩施的幽谷,这是山水绘就的诗与远方。
另一条向东,烙着 " 赤黄红 " 的印记——
赤壁烽烟未散,黄鹤楼诗香依旧,红安的星火仍在暗夜低语。
赤是历史的烙印,黄是诗意的胎记,红是血脉的图腾。
有人问:山水与文明的交融中,能否长出万亿级产业的参天巨树?
湖北的答案,正在写就。
" 神武峡 ":
一条线如何让世界 " 种草 " 湖北?
什么是 " 神武峡 "?一条跨越华中、串联世界级自然与人文奇观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串联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 12 处国家 5A 级景区 7 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以山河风光、人文风情、历史底蕴等不同视角解码荆楚大地的千面风华。
4 月 20 日,200 名来自越南的游客登上了游轮前往三峡大坝,一上船,翁惠平和武玉芳就迫不及待来到甲板,她们挥舞着双手好似触摸着长江两岸的风景,用手机留下这份美景与回忆。" 我在越南看到了湖北的旅游广告,一直都非常想来看看,今天终于见到视频里的美景,实在是不虚此行。" 翁惠平一边望着风景一边频频点赞。

三峡风光 图源 湖北文旅

武当山雪景 图源 湖北文旅
今年 2 月,神农架、十堰、宜昌三地构建 " 联席会议 + 交通互联 + 产品共研 " 机制,联合打造 " 神武峡 " 国际黄金旅游线路,推出 " 湖北精华 7 日游 " 产品,串联神农顶、武当金顶、三峡大坝等世界级景区,形成 " 自然遗产 + 文化遗产 " 的黄金旅游廊道。效果很快显现,今年春节 7 天," 神武峡 " 特色线路吸引超百万游客打卡,其中峡州国旅集团接待入境游客占比达 15%。

神农架大九湖 图源 湖北文旅
湖北峡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时华向长江云新闻记者介绍,世界级三大 IP 的联动,激活了鄂西文旅的增长极,形成资源互补、客群共享、抱团发展的协同发展模式,相当于是打造出一个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天赏落叶,冬天来滑雪的 " 四季产品 ",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湖北提出,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神武峡 " 沿线景区开通景区直通车、推进交通一体化,推出旅游年卡、一元畅游等惠民措施相互引流;开发养生游、研学游等区域旅游产品,坚持做美 " 点 "、串好 " 线 "、形成 " 片 ",让游客从 " 匆匆一瞥 " 转向 " 沉浸体验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文旅竞争已从 " 资源比拼 " 转向 " 吸引力争夺 ",湖北如何用好 " 稀缺性体验 " 讲好世界级故事?湖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冯玮认为,湖北打造 " 神武峡 " 特色旅游线路,不是简单的 1+2+3,而需以精品化、差异化为核心逻辑;满足现代游客选择上的 " 挑剔性 ",注重目的地文化属性与整体体验的统一性;通过 " 文化 + 自然 " 的独特产品组合,做到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从而实现消费力跃升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 赤黄红 ":
一卷轴铺展百万年文明密码
什么是 " 赤黄红 "?这是一条荆风楚韵文化旅游线路,以赤壁古战场、黄鹤楼、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等重点景区为依托,打造集三国文化、都市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线路。
夜幕降临,三国赤壁古战场被五彩灯火点燃,演员们正伴随着音乐紧张排练,4 月 26 日,投资 3.7 亿打造的东风宴综合体、金城土城商业街、《2025 赤壁借东风》实景演艺等项目将悉数亮相。三国赤壁古战场东风街项目总工程师罗刚向长江云记者透露,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硬件设施全部已经完成,加紧做最后的装饰装修以及灯光调试,演艺团队已经开始实景排练,给游客营造出一种沉浸式感受赤壁之战的全新体验。
为了流量接得住,游客留得下,作为全球唯一以 " 赤壁之战 " 为主题的 5A 级遗址类景区,赤壁主动融入全省 "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 大局,与相邻的鄂州、荆州、襄阳等六个城市合作成立 " 三国六城盟 ", 共同打造 " 三国文化游 "" 长江沿线游 "" 万里茶道游 " 大游线,推动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建。赤壁市还以三国古战场为核心,整体布局 40 多个文旅提升项目,重塑古战场的文化体验。

赤壁古战场 图源 湖北文旅
赤壁市文旅局党组书记董盛坤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赤壁市全域旅游运营中心即将建成,未来将整合全国 350 余家渠道商,推出武汉黄鹤楼 + 赤壁四天三晚黄金路线游,开展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并制定引流的计划,预计 3 年内可以每年游客量达到 50 万到 200 万的递增。
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南门前,讲解员声音洪亮:" 长胜街长 400 米,已有 300 多年历史,有 18 处革命遗址,其中 8 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这条小街已有 6 名讲解员,一人一天最多要带 10 个团,每年来长胜街的参观团有 1500 个左右。
长胜街 131 号,屋内传来 " 吱吱呀呀 " 声。织布机上一名中年男士双脚踩动踏板,熟练地将梭子来回甩动。他叫陶文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安大布的代表性传承人。10 年前,他从母亲那里接过这台有着多年历史的织布机,来到长胜街创业。" 这台织布机给红军织过布。讲好红安的红色故事,需要传承好这项织布技艺。" 陶文成说。
目前红安县共开发了 120 余种文创产品,打造了 " 铜锣小子 "" 铜锣丫头 " 等形象 IP,举办了红色文创展、文创市集、非遗市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红色剧本杀 " 和 VR 重走红军路项目,已接待研学团队超 120 万人次,成为大别山精神传播的新窗口。2024 年,红安县接待游客 1379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2 亿元。

黄冈黄麻起义烈士纪念园 图源 湖北文旅
目前,湖北已创建红色旅游 A 级旅游景区 57 家,其中国家级、省级红色纪念设施 38 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1597 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 处)、可移动革命文物 3347 件(套)。
持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路径,生动、新潮、立体展示荆楚文化的万千气象。" 沉浸式体验 " 是黄鹤楼近年来出圈的 " 秘密武器 "。登上黄鹤楼,你会看到,景区里一批古风讲解员在搁笔亭前,讲述着李白与崔颢以文会友的故事,让游客沉浸式赏风景、听故事;《夜上黄鹤楼》项目,不仅延长了游客的游玩时间,还通过科技 + 演艺的形式打造了行浸式的文化空间,游客能看景也能入景,还可以购买帆布包、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数据显示,夜游项目的加入,让黄鹤楼的客单价提升了一倍。

远眺黄鹤楼 汪常青摄
当 " 神武峡 " 的山水吸引全球
当 " 赤黄红 " 的文化破壁出圈
湖北正用两大超级 IP
书写文旅产业的 " 中国式浪漫 "
这里不仅有风景
更有文化
不仅是目的地
更是万亿级产业的未来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