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单感受“海派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上海体验区项目开展
今天上午,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仪式在地处西单的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举行。拥有600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之一。
走进展区,一幅由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守白创作的剪纸长卷作品《百年上海·剪绘申韵》映入眼帘。这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作品,以灵动的剪纸艺术描绘了上海各族人民和谐共融的幸福家园。
上海体验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何以上海”“海上风华”“山海情深”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上海的红色基因、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上海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丰硕成果。
“何以上海”篇章展示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包括“人民之城”“光荣之城”和“创新之城”三个展厅。“人民之城”展厅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等六大板块,展示了上海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温度,让各族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光荣之城”展厅则着重突出上海的红色基因。“创新之城”展厅则通过“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等板块展示上海积极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生动实践。
“海上风华”篇章体现了上海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交相辉映,包括“百工·智造”“市集·商贸”和“丝竹·交响”三个展厅。在“百工·智造”展厅,非遗与智造交相辉映;在“市集·商贸”展厅,多媒体机械墙演绎老字号传奇,“时光卷轴”串联起城市与品牌大事记,让参观者一同见证上海从华亭古县到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变;在“丝竹·交响”展厅,江南丝竹、传统戏曲、西方交响相互交融,既诠释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品格,更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山海情深”篇章描绘了携手推动共同富裕的新画卷,包括“幸福绽放”和“携手共进”两个展厅。该展厅聚焦上海与对口地区的携手合作,通过产业合作、文旅融合等多维度展示,呈现了上海如何助力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青海果洛及云南全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从石库门到梧桐树,从大江大海到巍巍高山,上海体验区不仅是城市魅力的窗口,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缩影。在这里,红色基因、海派风情与民族团结交织,绘就“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画卷。
本次体验区活动为期3个月,将持续至2025年7月6日。
《在北京西单感受“海派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上海体验区项目开展》
栏目主编:樊江洪 题图来源:张煜摄 图片来源:张煜摄
视频采制:张煜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