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180 吨 “空中巨兽”!中国轰 - 20 如何改写战略格局?

战略轰炸机,是大国空军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关键一环。当全球目光聚焦于美俄先进轰炸机时,中国的轰 - 20 正蓄势待发。它究竟有着怎样的性能?又将为中国空军带来怎样的变革?

轰 - 20 采用飞翼式布局,翼展约 45 - 50 米,最大起飞重量预估 180 吨,超越俄罗斯图 - 160,与美国 B-2 幽灵轰炸机接近。其隐身性能极为出色,雷达反射截面积仅约 0.001 平方米;机身涂覆新一代智能隐身材料,能随环境动态调节电磁特性,接缝处采用锯齿状隐身设计,有效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在动力方面,配备 4 台涡扇 15 - 改进型变循环发动机,无空中加油时航程超 12000 公里,高空巡航速度 1.8 马赫,低空突防速度 0.95 马赫,与运油 20 搭配后可实现全球到达。武器载荷上,内置弹仓容量 22 - 25 吨,可搭载 6 枚射程大于等于 2500 公里的高超音速隐身巡航导弹,或 18 枚精确制导钻地弹,未来还可兼容空射弹道导弹。此外,它配备全球首个光传飞控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较传统电传系统提升百倍,并具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模块,能自动规划超低空突防路径;还搭载机载定向能防御系统,可拦截来袭导弹红外雷达信号,自修复蒙皮材料能在飞行中自主修复轻微损伤。同时,轰 - 20 具备全域作战能力,可指挥 4 - 6 架攻击 11 无人机执行电子压制、目标指示任务。

在研发进程上,2021 年突破飞翼布局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2022 年完成变循环发动机万小时耐久性测试,2023 年实现机载量子雷达与隐身涂层的兼容。2025 年 3 月 4 日,空军副司令员王伟透露轰 - 20 将很快与大家见面,且量产和服役也会迅速跟进。新年伊始,陕西网友拍摄到歼 - 16 伴飞神秘大型隐身军用飞机,结合官媒 “中国试飞” 发布的 “出征 2025 | 第一飞” 文章,更引发了轰 - 20 即将亮相的猜想。

轰 - 20 的诞生,打破了美国对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独家霸权,与东风 41 洲际导弹、096 核潜艇构成中国核威慑铁三角,将战略反击半径延伸至 1.5 万公里,使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话语权得到极大提升。它还带动了国产高端复合材料、变循环发动机、机载量子雷达等 20 余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国产化率超 90%。

从最初的艰难探索到如今的成果初现,轰 - 20 的研发凝聚了中国航空人无数的心血与智慧。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迈入全球战略空军行列,也向世界宣告,中国在航空领域已从 “追赶者” 转变为 “引领者”。未来,轰 - 20 必将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守护中国蓝天的坚实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