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伊朗港口大爆炸影响几何?

本报记者 白波 实习生 李思睿

当地时间26日12时许,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阿巴斯市的沙希德拉贾伊港集装箱码头附近发生火灾,引发剧烈爆炸。截至目前,爆炸已造成36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

“沙希德拉贾伊港是伊朗最重要的商业港口,全国约85%以上的集装箱物流都在此处理,对伊朗商贸运转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对本报记者说,此次爆炸威力巨大,与引发爆炸的货物有关,目前来看,是港口存储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发生了爆炸。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表示,爆炸事件可能是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意外情况导致的偶然事件,港区内存放化工原料本身就有安全隐患,加之长期以来设施更新慢、管理不善,发生安全事故或属意料之中。他提到,外部势力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26日,伊朗与美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第三轮间接会谈,持续了约6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如果谈判不能达成一项新协议,美国将“带头”攻击伊朗。

邹志强指出,沙希德拉贾伊港不但在伊朗货物进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附近还有伊朗重要的军事基地,对伊朗的军事安全也至关重要。爆炸事件将加剧伊朗经济民生压力,也凸显了伊朗内外环境的高度敏感性。

近年来,以色列不断在伊朗国内进行针对基础设施、重要厂房和人员的袭击、破坏行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去年7月在德黑兰实施的对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暗杀。秦天说,沙希德拉贾伊港爆炸与同时进行的伊美第三轮会谈没有直接关联,但也有报道指出,爆炸的化学品可能是用于制造导弹的原料。从以色列方面来看,显然既希望打击伊朗的军事物资,也希望给伊美谈判造成干扰。目前证据链尚不充分,但如果这样的猜测获得证实,将产生一定的地缘政治影响。

率团在马斯喀特与美国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谈判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会谈后表示,会谈氛围严肃而务实,为取得进展带来希望,伊朗方面对谈判的进程感到满意。下轮会谈可能于5月3日举行,地点将由阿曼政府确定并通知双方。

邹志强对本报记者说,爆炸仍可能给伊美双方谈判情绪带来微妙影响,面对特朗普屡次发出“谈不成就动武”的威胁,伊朗也会更加坚持强硬立场。当然,伊朗也不希望在充分沟通前出现误判,伊朗国内对谈判的共识目前逐步增强,基本立场不会发生重大改变。

昨天,伊朗道路与城市发展部部长法尔扎内·萨迪克在爆炸事故现场表示,灭火工作已接近完成,火灾仅发生在一个分区,其他分区燃料、散货及集装箱装卸作业仍正常进行。

“较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将激起伊朗国内一些民众对政府管理不善的指责。”秦天说,此次沙希德拉贾伊港爆炸无疑也将冲击伊朗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