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吉林投资数据,绘出了动能转换“新曲线”
四月的白山松水间,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交响曲响彻黑土地。
今年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3.8%,高于全国 9.6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29.3%,比去年全年加快 7.2 个百分点。这一亮眼数据,不仅勾勒出着吉林经济稳中向好的曲线,更折射出投资结构优化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深层变革。

传统产业 " 老树发新枝 " ——
在松花江畔,吉化 120 万吨乙烯项目正冲刺投产节点。这个总投资超 300 亿元的 " 减油增化 " 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 200 亿元,带动下游形成千亿级化工产业链;
吉林化纤年产 40 万吨原丝、碳丝、复材的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预计在 2026 年建成投产后,将新增销售额 233 亿元,进一步扩大吉林碳纤维产品市场占有率。

战略新兴产业 " 新芽成大树 " ——
在白城市通榆县,华能通榆长龙山 20 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32 台风机已完成吊装,项目进入设施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将于近日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 5.5 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 53 万吨。
在位于吉林通化陆港经济开发区的吉林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兼具多种功能、可搭载各类装备的工业无人机展示着 " 低空经济 " 的广阔前景。企业总经理石舰文介绍:" 一期投产后年产无人机 500 架,可实现年产值 1.36 亿元。二期、三期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 5000 架,预计年产值 14 亿元。"
翻开一季度投资结构成绩单,产业投资增长 24.4%,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 62.6%,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核心引擎。这背后,是吉林的 " 投资引力 " 加速释放,以及全力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抉择。

在产业投资数据中," 民间投资增长 3.1%" 更加引人关注。这一数据高于全国 2.7 个百分点,代表着众多民营企业掏出 " 真金白银 ",选择吉林、投资吉林、信赖吉林,是市场信心的直观体现——
辽源格致高端汽车模具生产基地的智能生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这个民企投资 20 亿元的项目,将填补东北新能源汽车模具领域空白;
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重组人白蛋白项目试生产在即,其自主研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达产后年产能将占全球市场三成。
投资活力持续激发,开启了席卷全省的 " 项目之春 "。
一季度,在春季项目开复工活动的带动下,吉林省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600 个以上,其中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增长 29%,全年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 8.5%,快于去年同期 1.2 个百分点,全省重大项目呈现开工早、建设快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全省投资快速增长。
吉林市春季集中开复工项目 124 个,总投资达 858 亿元,涵盖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四平市春季集中开复工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49 个,其中 1 亿元以上项目 31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6 个,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
辽源市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已有 54 个实现开复工,总投资达 232 亿元,引领当地新能源、新文旅、新装备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放眼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已呈千帆竞发之势。一大批发展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犹如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源源不断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项目之春 " 的加速度,背后还有着一系列机制创新构筑系统支撑。重构省项目管理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工作机制 …… 这种项目管理的 " 吉林模式 " 带来的高效率在资金保障中得到体现—— 100 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快 2 个月,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 100 亿元以上,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站在首季 " 开门红 " 的新起点,吉林正以战略眼光谋划长远,锚定全年 5% 投资增长目标,聚焦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接续开展夏季、秋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更多项目从 " 纸面上 " 落到 " 地面上 ",以高质量项目、高效益投资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从传统产业蝶变到新兴产业崛起,从重大项目攻坚到体制机制创新,吉林正以高质量投资书写全面振兴新答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每个跳动的数据、每台运转的机器、每位忙碌的建设者,都在共同谱写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突破的壮美乐章。
来源:彩练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