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北京人爱买黄金

2025 年,在消费负增长的背景下,购买黄金正成为北京居民投资和消费的选择。

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 " 社零 ")为 3458.6 亿元,同比下降 3.3%。但金银珠宝类消费(仅统计限额以上企业)约为 213.2 亿元,同比增长 29.0%。

这一特征在今年 3 月表现得尤为明显。2025 年 3 月,北京 11 类限额以上商品的零售总额中,有 9 类商品出现同比负增长,仅有金银珠宝类、粮食和食品类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分别为 28.5%、1.0%。3 月份,金银珠宝类、粮食和食品类的消费额分别为 78.7 亿元、60.3 亿元,仅次于汽车类、通讯器材类消费。

金银珠宝类消费的 " 一枝独秀 ",离不开黄金价格的一路上涨。2024 年,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 Au9999 收盘价上涨 28.2%。进入 2025 年,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并在近期进入高位震荡阶段。截至 4 月 25 日,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 Au9999 收盘价较年初上涨 27.8%。

北京黄金消费 " 一枝独秀 "

自 2023 年以来,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速一直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但在 2025 年一季度,这一数据发生了 " 反转 "。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5 年一季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4226 元,同比增长 2.1%。低于全市 2.3% 的平均增速。这一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8.3% 和去年全年增速的 4.6%。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消费延续了去年的负增长状态(去年社零增速为 -2.7%),2025 年一季度社零同比下降 3.3%。

此外,北京此前主要按 " 吃、穿、用、烧 " 四大类来公布不同商品的销售数据,而今年一季度则详细公布了 11 类限额以上商品的销售数据。其中,一季度通讯器材类、汽车类的消费总额降幅均超过 19%;化妆品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的消费也仅同比增长 0%、0.3%。与此同时,经营珠宝类消费 " 一枝独秀 ",增速达到 29%。

4 月 18 日,北京统计局发文提出,一季度,北京市消费品市场整体恢复放缓,部分消费领域受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竞争优势减弱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佳,但部分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增长,线上消费模式增势较好。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上海 2025 年第一季度社零也呈现负增长,消费总额同比下降 9.2%。与此同时,一季度上海社零总额是北京的 1.17 倍,但金银珠宝类消费仅为北京的 49.8%。

从全国层面来看,近两年不同类型的黄金消费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 26.85%,而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却增长 29.81%。2024 年全年,两者的消费增速分别为 -24.69%、24.54%。

4 月 28 日,中国黄金协会发文称,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金饰更为紧俏,黄金与其他材质结合的产品也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快速大幅度增长。工业用金随着高金价影响,呈现出小幅下滑趋势。

4 月 24 日,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发布的《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5)》提出,一些国家央行持续购入黄金是推高国际黄金价格的重要原因之一。2025 年,国际黄金价格有望继续上扬,但同时也要关注国际金价高位震荡和调整的压力。

如何提振一线城市消费

在黄金消费 " 一枝独秀 " 的同时,近两年北京却持续面临餐饮业和其他商品消费低增长的挑战。

以餐饮业为例,2024 年,北京限额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 200 万元)餐饮企业营收为 1014.9 亿元,利润总额仅有 5.7 亿,利润率低至 0.56%。2025 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收进一步下滑,同比下降 3.8%。

北京并非个例,上海也面临类似的挑战。2025 年一季度,上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收为 400.09 亿元,营业利润为 -8.74 亿元,这意味着企业已进入亏损运营阶段。而在 2024 年,上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利润率还保持在 1.9%。

在就业方面,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期末用工人数为 654.9 万人,相比去年下降 3.0%。相当于容纳的就业人数减少了约 20 万人。北京市统计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第三产业总从业人员为 1131.5 万人,占北京就业人口的 86.1%。

按行业分组来看,在 20 余个行业中,2024 年仅有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期末用工人数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容纳近 30 万人就业的餐饮业,2024 年期末用工人数同比下降 2.5%;容纳超 110 万人就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4 年期末用工人数同比下降 4.3%。

期末用工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日 24 时企业实际拥有的、参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数,无论是否从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均视为用工人数。该指标包括企业的正式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和其他临时人员。

为推动北京乃至更多城市的消费增长,促就业等举措被视为重中之重。

4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4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卞晶表示,一季度,北京民生领域总体上延续了平稳发展态势,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领域发展,有力有效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促增收、扩内需政策,比如在就业方面," 春风行动 "" 春暖农民工 " 和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举措陆续实施,减弱了季节性、摩擦性失业的影响,并且支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4 月 17 日,在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媒体见面会上,陆挺提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 以旧换新 " 政策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时至今日,由于此前两轮 " 以旧换新 " 政策已经把手上的 " 一部分子弹 " 打出去了,后续如果再推出类似的 " 以旧换新 " 政策,可能刺激消费增长的效果有限。为此,可以考虑刺激耐用消费品以外的消费领域,比如刺激服务业消费,包括旅游、酒店、餐饮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