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纵横|提振消费,打开更多经济发展“新空间”
本周,当清明小长假的热度还未走远,新一轮消费热潮已然开启。
看全国,4月13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正式开馆,这既是开年以来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也是我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看成都,旨在培育消费新动能,在“2025成都首发季”启动仪式上,《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成都市首发经济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未来“FA@成都”活动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打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跻身“万亿消费城市”后,成都始终把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视为重要任务,“大力提振有潜能的消费”更是写入今年的城市重点工作。这不仅是稳定经济增长的迫切需求,还是城市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提振消费为抓手,打开更多城市经济发展“新空间”。
聚焦“去哪里消费”,要发挥好场景的创新驱动作用。
以数字技术充分赋能,4月12日深圳“智能生活焕新计划”活动现场,“圳享新精彩”新型消费季消费指引手册正式发布,只需一键扫描即可获取全市商圈品牌平台的近百场优惠活动信息;让城乡消费活力充分释放,青岛市供销社系统启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通过打造“供销市集”品牌、线上线下同步拉动消费等创新场景的方式,激活“下沉”消费市场……不只是创新具体的场景内容,城市更要用好新方法、拓宽新领域。
针对“为什么买单”,要立足本地,打造好特色消费品牌。
作为规模最大的精品消费市场之一,在本周五举行的“春华之约”精品消费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聚焦促进精品消费,推出了涵盖入境消费、国际旅行礼遇等四方面共9项举措;充分发挥粤菜大本营的优势,近日发布的“广州服务消费23条”,将“激发餐饮消费活力,擦亮美食名片”列为首条,下一步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深入挖掘“人无我有”的城市优势,本地消费品牌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回答“享哪些服务”,要以消费环境的优化持续激发更多活力。
实现一站式“购物 退税”,4月8日“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成都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有49家商户取得了相应资格;激发“焕新”消费热情,自杭州市2025年旧房装修补贴全面启动以来,截至本周二,已有4900多户业主申请了旧房装修补贴,申请金额近6000万元……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有了好的消费环境,更多消费需要、资源供给才能更好落地。
消费是拉动经济最主要、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当“能消费”的场景更优、“愿消费”的范围更广、“敢消费”的保障更强,消费市场将会更加“火热”,“火起来”“热起来”的消费市场也将推动经济发展的量质齐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评论员 张帆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