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科尔沁劳动者的“五一”假日图鉴

  “五一”期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不停工的民营企业,听一线劳动者讲述奋斗故事。他们正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闯敢试的创新勇气,在各自岗位上诠释“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内涵。

  通辽市德瑞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精炼车间中控室主控孙志祥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他的任务是让玉米油的健康指标“更上一层楼”。孙志祥曾接到过一项工作,提升成品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含量。“虽然这两项指标不会明显增加玉米油在烹饪中的口感,但植物甾醇具有抗炎特性,维生素E对心脑血管好,长期食用对人体有益。”

  对成分特性、生产设备结构进行排查后,孙志祥发现,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在脱臭工序中受高温因素影响流失最多。经过反复尝试,他找到了在不影响色泽前提下保留更多营养素的方法。德瑞玉米品控经理李晶向记者展示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检测有限公司新近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孙志祥的方案不仅满足了生产计划,还让成品油反式脂肪酸含量降至0。

  “五一”假期,全国劳动模范、燕京啤酒(通辽)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服务部经理黄金峰一直在值班。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精进啤酒酿造设备技术上持续攻关。包装车间链道输送带曾经常出现倒卡瓶现象,而且用人工装瓶、搬运导致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为解决这些难题,黄金峰及其团队于2024年开始对输送带电机进行变频控制改造,更新控制系统。改造成功后,倒卡瓶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产效率提高5%。此外,他们通过对卸瓶垛机及输送系统的改造实现了瓶托自动化上线,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设备安装运行稳定后,每年可节省费用68万元左右。

  在晶鑫晶体(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00后青年盛佳雨正专注于检测,“我的工作就是要专心、耐心和细心”。作为品管部化验员,她的工作是为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等材料进行精准检测。这些材料被用于航天飞机、运载火箭、潜艇的视窗,以及LED节能系列产品、智能穿戴类产品等高科技领域。

  2024年,该公司引入一台进口检测仪。新设备说明书是全英文的,且外方厂家技术支持有限,设备精密又易受环境等因素干扰,导致误差很大。盛佳雨坚持与设备厂家进行远程沟通,对照国际标准调配标液,在半个多月里反复试验,经常凌晨还在查资料、调整参数。最终她找到了调试方案,提升了设备稳定性,打赢了“误差狙击战”。盛佳雨说:“每次看到火箭发射,我们都会偷偷想,说不定视窗就是我们做的呢。”

  在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作人员沙玉峰做机修时曾发现味精生产线发酵罐、苏氨酸生产线的分气缸等设备的阀门安装位置偏高,有的员工得踩着凳子或梯子才能操作,这增加了安全隐患,也浪费时间。沙玉峰指着已实现低位安装的阀门介绍:“现在车间的工人伸手就能调,安全又高效。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不是单选题。”

  去年“五一”假期,该公司味精生产线提取车间的一台核心生产设备突发故障。“当时车间机修就我一个人,再慌张也只能靠自己了。”好不容易排查出是哪个零部件损坏,但又没有现成的备件,从厂家紧急订购到货需要一周,可生产线24小时停机是根本耽误不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沙玉峰只能勉力为之,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五一”期间,在科尔沁区的工厂里,不少劳动者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坚守在生产一线。在尊重劳动者、弘扬劳动精神的同时,当地也给予劳动者充分的福利保障。据科尔沁区总工会副主席刘长喜介绍,他们在“五一”来临前就及时向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职工群众发放了慰问礼包,让他们在岗位上也能感受工会“娘家人”的惦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