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澳大利亚选举,又出现了“特朗普因素”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3日率领执政党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继加拿大选举后,“特朗普因素”也影响了澳大利亚选举结果,成为工党支持率反超的原因之一。

5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右二)与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左一)在竞选集会上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工党成功连任

根据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3日晚发布的数据,工党预计将获得超过80个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院席位,超过总计150个席位中的一半,获得组建多数党政府资格。反对党联盟党领袖达顿3日晚在布里斯班承认败选。联盟党是由自由党与国家党等长期结盟组成的保守派联盟。很多人习惯上将其统称为自由党。

选举结果显示,工党政府依靠执政3年来主要成绩以及竞选纲领,争取到多数选民支持。

竞选期间民调表明,澳大利亚民众在此次选举中关注的重要议题依次为生活成本、经济、政府运行、气候变化和住房等。工党在此次竞选过程中宣布一系列民生福利政策,聚焦医保、住房、减税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重点政策得到多数选民认同。

本届工党政府较好控制了通胀和失业率。今年2月,鉴于澳通胀水平较2022年的峰值已大幅下降,澳央行宣布4年多来首次降息;澳统计局3月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增长1.3%,澳国内生产总值连续13个季度环比上涨,即本届工党政府3年任期的每季度都实现了经济增长。

又现“特朗普因素”

自由党和工党都承认,“特朗普因素”影响了选情。“这对澳大利亚保守派政党来说是重大打击”,自由党发言人、参议员詹姆斯·帕特森说,“我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是一个因素”。

在阿尔巴尼斯上届执政末期,由于民众对物价等方面的不满,工党的支持率落后于联盟党,直至2月情况都是如此,但随后发生反转。

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关税大棒”,即使澳大利亚这样的传统盟友也未能幸免。选前民调显示,“特朗普因素”成为影响澳大利亚选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民调,48%的澳大利亚选民把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作为最关注的五大事项之一;68%的人认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