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把锤子敲出一个起重产业”

从 " 叮叮当当 " 维修起步,豫北小城长垣发展成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

河南新乡长垣曾是黄河滩区上一座穷到 " 冬天穿不起棉裤,春天喝不上‘糊涂’ " 的小城,40 余年间,起重装备制造产业在这里拔地而起。如今,这里平均每小时有 38 台起重机整机下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在全球起重装备产业版图中举足轻重。

平均每分钟有 3.2 套起重配套产品制成,每小时有 38 台起重机整机下线,产品涵盖桥门式起重机等 10 多个系列 200 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0%…… 河南新乡长垣,曾是黄河滩区上一座穷到 " 冬天穿不起棉裤,春天喝不上‘糊涂’ " 的小城,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成为全球起重装备产业版图中举足轻重的 " 中国坐标 "。

在长垣,流传着 " 一把锤子敲出一个起重产业 " 的说法。上世纪 70 年代,这里有一大批手艺人开始维修、翻新手拉葫芦和电动葫芦等起重机配套件,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已发展至 300 多家作坊式个体企业。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如今,长垣市被誉为 " 中国起重机之乡 ",被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授予 " 起重机械之都 " 称号,集聚规模以上起重整机生产企业 116 家、配套生产企业 1042 家,年产起重整机 30 万台、零部件 170 万套。2024 年,这里的起重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 381 亿元。

操作灵敏的 " 抓娃娃机 "

" 这款能在集装箱内部作业的起重机,让货物装卸就像抓娃娃一样简单。"4 月 16 日,第十届中国 · 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上,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展区内的 " 抓娃娃机 " 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目光。

这台 " 抓娃娃机 " 操作灵敏,定位准确,30 秒就能把 " 奖品 " 轻松吊起来。而将这台 " 抓娃娃机 " 放进集装箱内,就会变成一台轨道式起重机,在集装箱内部进行货物装运。

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销售部的技术人员介绍,该起重机起重量达 5 吨,但整体高度仅为 300 毫米,较以往叉车搬运效率最高提升 60%,适用于 90% 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车。

在另一家起重机龙头企业卫华集团展区内,电动伸缩集装箱吊具、倾翻式集装箱吊具、电动夹钳等一系列智能制造产品同样为起重机械生产提质增效插上 " 翅膀 "。

这是长垣起重行业前沿技术的一个缩影。而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自 2014 年举办以来,已成为加快起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被业内誉为 " 全国起重行业风向标 "。

1987 年,长垣的第一家股份制起重机厂——河南省新乡市矿山起重机厂成立。之后,长垣引导大量作坊式企业开展集约式经营,先后成立了豫中、卫华等 30 多家起重机厂和 500 多家配件厂。

进入 21 世纪,起重装备制造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长垣逐步形成产、供、销 " 一条龙 " 经营模式,成为全国起重行业的排头兵。

" 智慧大脑 " 成为标配

轻轻挥一挥手,远在数公里外的起重机就会随着手势运行,一旁的屏幕上实时显示运行效果的模拟动画;在一块无人值守的作业区域内,起重机通过自己的 " 观察 " 和 " 分析 ",针对需要抓取的不同种类物料,自行更换吊钩、吸盘、抓斗等吊具,快速稳定搬运的同时还能精准避开障碍 …… 在长垣,起重机不再是巨大而笨重的工业机器形象," 智慧大脑 " 已经成为标配。

" 重达几十吨的起重机,要想灵动自如地运行,就必须走智能化之路。" 卫华集团科技创新管理中心负责人周荷花介绍,集团自主研发的 WEIHUA 起重管家数字化平台为起重机装上了 " 智慧大脑 "。依托这个平台,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入智能化起重机产品中,通过数据分析与算法能力,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贯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

" 智慧大脑 " 的应用背后,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作为行业领头羊,卫华集团将年销售收入的 4%~6% 投入研发领域,拥有研发团队 1200 余人,授权专利 1800 余项,主导参与制定修订多项国际国内相关标准。

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搭建起重机关键技术合作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获得国家专利和省级科技成果 700 余项,拥有各类高精尖加工设备 3000 余台(套)以及超 100 条自动化生产线。

从 " 叮叮当当 " 的铁匠铺到智能化起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40 余年间,起重装备制造产业在长垣市拔地而起。

目前,长垣共培育起重机械制造智能工厂 6 个、智能车间 23 个,促成当地起重企业与 100 余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22165 件,还培育出 14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畅通企业 " 走出去 " 渠道

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新中式起重机、出口哈萨克斯坦的轨道式集装箱门机、出口印尼的门座起重机 …… 乘着 " 一带一路 " 的东风,长垣市近年来加速推动起重机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互促,加速起重装备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做产品向创品牌转变,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产品远销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 年,在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指导下,由卫华集团牵头制定的 " 新中式 " 标准正式发布。据了解," 新中式 " 起重机在材料利用率、噪音值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有很大优化提升,而且提高了中国起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目前,带有‘ WEIHUA ’标识的起重产品广泛出现在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应用于机械、冶金、矿山、铁路、航天等领域。" 卫华集团副总裁丁海洋表示。

聚焦 " 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 的战略方向,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加快推动新产业、新模式发展。" 我们生产的一批起重机整机服务于俄罗斯铁路集团、巴基斯坦余热发电、刚果矿业、孟加拉电厂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诸多重大项目。" 该公司副总裁岳相斌说,近年来,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连续多年增长,各类起重机产品走俏全球。

一边畅通企业 " 走出去 " 渠道,助力起重产品走俏全球;一边提升开放能力,为海内外起重企业搭建国际技术合作与商贸对接平台,打造 " 长垣起重 " 国际知名品牌形象 …… 数据显示,2024 年长垣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52.5%,高于全国 47.5 个百分点。

" 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起重装备制造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重点环节,加快起重装备智能化、制造服务化、生产绿色化、管理网络化、配套本地化发展,建成以创新驱动、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链式集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体系,叫响‘长垣起重’国际品牌。" 长垣市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