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向中低收入倾斜?说好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说变就变了
社会上有些人呼吁,养老金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这话听起来好像没有毛病。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生而人人平等,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
细品一下,好像哪里不对劲。社会主义还不是共产主义,就开始按需分配了?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的!
我们国家的养老分配制度是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任性而为,谁还缴社保?谁还多缴社保?谁向政府要养老金,谁向政府多要养老金,这些人的诉求如果得到了满足,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将会崩塌。
不同行业之间,同行业不同缴费群体之间,养老金有高有低是正常的。为什么你的养老金低?为什么人家的养老金高?难道你没有数吗?
举个例子。
老李和老张是发小,同岁,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同时参加了工作。老李在镇粮管所工作,老张顶替父亲当上了镇小学教师。
上世纪7、80年代,粮管所可是好单位。农民去缴公粮,如果不找熟人,这不合格,那不合格,好不容易合格了,又是扣水份又是扣沙子,一百斤粮食至少扣十斤八斤的。就是去买米面粮油也得找熟人。在粮管所工作的老李牛逼的很,今天收条烟,明天收箱酒。工资不少拿,年底还有大几千的奖金。80年代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3、40元,老李一年的奖金,就超过了普通人几年的工资了。可是好景不长,国家放开粮食统购统销后,老李下岗了,只好到处打工。单位断了给个人缴纳社保,全部由自己缴纳,所以老李只能按照缴费基数的60%缴纳社保。好不容易盼到了退休,40年工龄的老李只能每月领取3500元的养老金。
发小老张顶替父亲的班到了小学教书。刚开始老张拿的是实习工资,每个月20多元。当时发小老李的月工资已经达到50多元了。老张不想当老师,四处托人调动。当时的“臭老九”不受待见,老张人倒托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仍然还是一个教书匠。
时间长了,老张也死了心了,没有办法了,只好当教书匠了。老张报了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之后又报考了函授,拿到了大学学历。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成了香饽饽。老张一路过关斩将,从初级职称晋升到高级职称。工资也从20多元到了退休时的一万多元。
老张缴社保是按照实际到手的工资缴的。缴费基数7000多元的时候,老张的工资就达到了12000元。老张的缴费指数达到了1.8左右。而老李缴社保,是按照缴费基数7000多元的60%缴纳的,他的缴费指数是0.6。
等到老张退休的时候,虽然老张工龄也是40年,由于老张缴纳的社保高,再加上职业年金,老张的养老金达到了一万多元,是老李的3倍多。
老张的养老金比发小老李高这么多,其中的艰辛只有老张明白。在职时,老张得花一大笔钱拿学历。以后为了晋升职称,还得花钱花精力参加继续教育,发表论文,参加优质课评审。
老李单位效益好的时候,老李一年的奖金就超过了老张几年的工资了,老张还在为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资苦苦挣扎。
再举一例。
老王和老刘是发小,也是同岁。上世纪80年代初,两个人通过招工进入了同一家国企工作。由于老王工作能力强,一路升迁当上了企业的一把手。老王在职时缴的养老保险是按照社保缴费基数的300%缴纳的。老刘一生默默无闻,一辈子连个中层也没混上。缴纳社保的时候只是按照实际缴费基数缴纳的。
40年后老王和老刘都退休了。老刘的养老金到手4000多元,而老王则达到了一万多元,老王的养老金是老刘的3倍多。
由于养老金差距巨大,有些人心理不平衡了。为什么你的养老金高,我的养老金低?还有些人偷换概念,说什么大家都退休了,都不为社会做贡献了,养老金就应该一样。
首先,养老金是你在职时缴的和以后的投资收益。就像你到银行存钱一样,你存的钱多,利息就多,等你取钱的时候,你取的就多。你存的钱少,取钱的时候想和人家取一样多的钱,银行也不愿意。
养老金是由在职时的缴费多少,缴费年限,退休当年的社平工资决定的。不能单独摘出一项和别人去比较。你40年工龄,我也40年工龄,凭什么你的养老金比我多?这里面一定有道道。除非你揣着明白装糊涂!
人都是贪婪的,都想少缴费多拿钱。你想过没有,如果都这样想,谁还会多缴、长缴?养老保险制度能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