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新突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近日,青海首个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完成汽轮机一次冲转成功,全系统投运发电,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为构建青海新型电力系统注入百兆瓦级清洁能源引擎。
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坐落于青海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作为国际领先的塔式聚光发电技术的示范工程,配置12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可满足18.93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3万吨,相当于人工造林1.23万公顷生态效益。
该项目首次攻克了在戈壁荒漠强风沙环境下高精度聚光镜场控制、高温熔盐传热效率及熔盐储罐自主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难题,实现熔盐泵、定日镜等核心设备国产化应用,为构建光热产业链自主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托项目开展多项重大技术研究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形成聚光集热系统、储热换热系统、发电系统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模式。
同时,该项目通过打造“光热 光伏”多能互补方案,显著提升了当地电网稳定性和消纳能力。作为青海~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清洁能源通道配套建设的首座100MW级光热调峰电源,项目建成后,将系统性提升跨区域输电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及送电质量,增强区域能源结构稳定性,为外送通道及风光大基地项目中的光热电源规模化应用提供行业标准制定范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