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写满了上汽的紧迫感

上汽不会输,上汽也不能输;上汽必须赢,上汽一定赢。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高喊的这句口号,让上汽体系的反思出发点足够高,从头出发的姿态也足够低,由此推动的从组织体制到品牌架构变革,也确实称得上是一场自我革命。

效果也很明显。1—7月,上汽累计销量达到239万辆,同比增长15%,终端零售交付256.7万辆。产、销、存结构持续向好的局面与终端销量“七连涨”。

但让上汽“抬不起头”的,还是最寄予厚望的亲儿子。即使有了尚界,上汽依然在强调智己“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的位置,但智己就是在销量上不争气。

今年智己完成全年销量10万的目标应该是不太可能了,但最起码要拿出能往上冲的潜力。

走量,正是智己眼下最核心的任务。增程,就是智己做出的妥协。

目前全新智己LS6已正式开启预售,共推出4款车型,新车全系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车型可选。

也不必解释得天花乱坠,妥协就是妥协,增程就是能让企业逃离死亡线,隔壁享界、阿维塔也是这么操作的,不丢人。

况且智己增程的技术确实拿得出手,价格也足够有诚意,有实力重构市场格局的战略支点,LS6所面临的挑战理应小于以往:一方面,增程路线的优势已被先行品牌反复验证与阐释,市场认知度已然成熟;另一方面,20.99万元-27.99万元的预售价,在中大型SUV中也足够有诚意,而有诚意的叙事逻辑,相对更易被市场接纳。

只是如果走这个路线,就由不得智己坚持高举高打的路线,玩一玩上海精英白领的精致感了,这也意味着智己的彻底调性变了,原本的高端路径,恐怕再难走通。

不再炫技,而是修正自己

要不怎么说是上汽的“一号工程”,毕竟要代表上汽的技术水平,LS6的配置一直没有明显的短板。

最初上市时这款车的配置更有点像野心的堆料,尤其是内饰那块升降大屏,很有噱头,但基本用不上。

这次中期改款,第一件事就是砍掉这块电动升降大屏,改成了固定悬浮式的联屏,降低机械故障率,同时支持更多角度的优化背光。

中控台上新增加的物理按键有助于提升用车实用性,副驾娱乐屏采用分屏设计后看起来更加清爽,同时操控起来也比较便捷。

这也是LS6这款车改款的整体逻辑——不陷堆料,实用至上。

比如恒星超级增程的重点,是“超级”两个字,这也不算夸张,确实智己这套增程系统超越了传统范畴。

大家买一款新能源车,一般注重看三点,续航、充电速度、成本。

智己LS6用的是800V高压架构,还是66度大电池。66度是什么概念?特斯拉Model Y 2025 款后轮驱动版电池容量是62.5度。这款电池是智己联合宁德时代共同开发,首次量产行业最大66kWh 800V增程专属电池—超级骁遥MAX电池,是目前为止增程细分市场上最大的动力电池。

虽然很多车企都在做增程,但纯电续航里程大都不超过300公里。智己调查数据显示:一周333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够满足超92%新能源用户的城市通勤场景。智己66度的电池包,让智己增程把纯电续航直接来到450公里。

效率上,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15分钟即可补充310公里CLTC续航里程,新车搭载800V碳化硅飓风电机增程版,电池在低电量下放电功率仍高达275.5kW,远超同品类增程车型的充电速度。

上汽在自己擅长的发动机领域放大招,打造了Zephyr 1.5T 增程专属超效黄金发动机,依托上汽的技术储备,通过架构&燃烧、EGR系统、深度减摩等专项技术优化,比如通过精确控制缸内点⽕时机,进⽽极⼤消除爆震,大幅优化全场景热效率。最终结果是,百公里油电综合能耗低至2.07L,较主流中大型增程SUV降低35%;百公里综合燃油消耗量0.06L,仅为同级主流增程SUV的1/12。

而且,智己增程好养活,用92号汽油就成。如果是真的非常紧急情况或者充电桩爆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选择加油,智己配备了50L的油箱,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这增程开的已经和纯电基本没什么区别了。这其实就是智己增程的“超级”思路:增程当纯电开。

别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虽然很多技术都超越同级,但这套系统的成本并不高。宁德时代的超级骁遥电芯已经是成熟量产,1.5T增程器来自上汽体系自研,智能控制来自阿里系技术堆栈。

这一直是智己的先天优势,技术很少遭人诟病。阿里的智能生态、张江的芯片技术、临港的超级工厂,甚至首款车型L7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这种资源给到别家,估计直接原地起飞。

然而,这种“顶配资源”在此前反而成了智己汽车战略迷失的催化剂,导致技术步伐跑到品牌建设的前面。说实话,这种身份错位会引发内部博弈,最终陷入有价无市的困境。

比如智己旗下几款车型的设计,几乎精准契合了人们对“沪圈”的某些刻板印象。半幅方向盘、带鱼屏、贝果舒压座椅等瞄准一线白领的“精致生活”的功能,但这个调性,注定受众就不会多。消费人群当中知道贝果、吃过贝果、喜欢贝果的人群比例又有多少?中国真能算上真·精致白领的又有多少?

当年贝果的风那么热,现在更流行的话也是——贝果的尽头是馒头。

在这种自我满足中,也很难真正把技术讲明白。比如“灵蜥数字底盘”听起来很炫酷,通过“X/Y/Z三向六自由度协调”实现侧向滑移转向这种理论很难懂。本该用场景化语言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却没能做到足够具象——它究竟解决了用户哪些日常痛点?比如堵车时如何让驾驶更轻松?接送孩子时又能怎样提升家人的乘坐舒适度?

当然,也不能全怪智己。关键还在于对手亮出了什么牌。一款车、一个品牌的成败,还得看对手是不是过于强悍,如果其牌面“逆天”,即使竭尽全力,也只能认。比如在今年年初上架的L6,不久就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小米SU7。

不过现在智己也看透了,放低姿态,褪去不必要的身段,才能在更广阔的赛道上站稳脚跟。

就像现在大家对智己增程的感知就强了很多。最起码知道选这款产品充电时间短了、成本低了、续航长了。新一代灵蜥数字底盘讲的故事是,即便在高速、弯道或极端爆胎情况下,依然能稳定行驶,全新主动防侧翻2.0更可降低45%侧倾风险,这样的文字,最起码能让大家听得懂、看得明白。

尚界会是威胁吗?

刚攀过一座山,智己或将直面又一道“岭”。

智己L6预售价格下探至20.99万元,与尚界首款车型尚界H5售价有部分重叠空间,两者在目标客群上高度相似,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SUV也是增程/纯电车型,是一款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300km的增程式SUV。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资源争夺,智己的资金主要来自上汽体系内的国有资本和银行授信,市场化机构参与度有限。反观尚界,华为不仅提供智驾系统和渠道资源,更将合作模式升级为“智选车”,从产品定义到销售服务全链条介入,起势速度肯定不会慢。

而且对于上汽来说,尚界H5是担任走量的车,销量不用想,必须得起来,这个必须的程度,甚至比智己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还要强烈。

但哪头轻哪头重,上汽也能分清,毕竟尚界只能算作上汽与华为的一项合作成果,为彼此的平台带来增量,但都不是双方的唯一。随着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不断增多,很难再复制出下一个赛力斯。

真正的差异化,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亲儿子。所以未来的资源,还是会无私地给到智己。

从这场发布会,也能看出智己不再追求所谓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打法,炽热的流量很诱人,它也很烫手,转眼就可能将你吞没反噬。越往后走就越能看出,虽然市场中有很多躁动的声音,但仍然要相信,时代正在奖励不走捷径的品牌。

智己有这个实力,只是还要更精准地找找破局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