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移动创新破解“覆盖空洞”识别难题

本报讯(记者赵毅)近日,陕西移动技术团队首创“覆盖空洞”识别方法并完成现网应用,验证准确率达95%以上,攻克业界普遍面临的网络“覆盖空洞”识别难题,为地下车库、电梯间、消防通道等信号盲区的有效识别和深度覆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在居民区、大型商超、办公楼宇等内部,由于建筑地形阻挡、信号传播损耗、设备故障干扰等因素,会导致部分区域成为网络弱覆盖区域或“覆盖空洞”,使用户端出现信号衰退、脱网,影响居民日常网络体验。利用传统基于MR/OTT等大数据的手段,可根据网络弱连接时用户回传的信号强度、位置数据准确识别弱覆盖区域,但面临信号完全中断的“覆盖空洞”,用户端连接完全中断无法上报留痕,传统手段难以奏效,一直是无线通信行业的痛点。

针对此类影响民生感知的网络覆盖问题,近年来,陕西移动积极响应工信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中国移动“重点场景覆盖盲点”整治任务,在省内集中开展了“物业点深度覆盖提升绿化”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网络深度覆盖。为了全面提升对网络覆盖问题的洞察识别能力,陕西移动组建专家技术团队,耗时4个月,突破常规采用逆向思维,寻找用户“消失”前的网络痕迹,并将业务与大量网络信号数据反复比对、分析验证,自主研发了“基于信令多维特征+信号时序特征+高置信空间聚类的覆盖空洞识别方法”,目前已完成15项识别算法开发及12轮次迭代调优。

陕西移动技术专家张立杰介绍:“我们抓住手机通信断连前后的状态变化特点,把信令在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的特征运用到判断通信中断的过程中,开发出专用的AI识别模型,从海量的数据中‘还原’出覆盖盲点,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覆盖空洞’识别难题。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全省部署落地,实测验证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