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步兵支援而生:一战德国MG-08/15轻机枪
以下文章来源于燃烧的岛群 ,作者群主飞龙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400篇原创文章,作者:Kagohl 3。
正文共约9600字,配图69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5年4月19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Kagohl 3"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观前提醒:作者对轻武器了解不多,如有错误还请观众老爷手下留情。此外,本篇仅介绍MG-08/15的技术细节,下篇将介绍该枪的编制演变和实战经历。
难以跟进的弹雨:一战前期德军便携式自动火力的老大难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陆军最仰仗的轻武器无疑是由位于符腾堡州卡尔斯鲁厄市的德意志帝国武器与弹药兵工厂(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 AG,缩写为DWM)对马克沁机枪仿造而来的MG-08水冷式重机枪(Maschinengewehr 08),该武器虽然在战争初期装备数量不大(每师只有24挺),但依然凭借凶狠的自动火力对英法军队造成了惨烈的死伤。


图1、2:MG-08重机枪
然而,随着时间来到1915年,德军发现自己在机枪火力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虽然MG-08重机枪能够在2000米范围内释放可怕的弹雨,但在安装了笨重的橇形枪架并灌满4升冷却水后,其重量也达到了57千克,根本无法为进攻部队提供行进火力支援,而且由于重量太大,它也无法及时配合夺取阵地的己方步兵抵挡反击。为了让笨重的MG-08能够为步兵进攻提供可靠的火力支援,德军在1915年尝试利用手头的铁质零件和木材制造了各种轻便的"辅助枪架"(Hilfslafette)。事实证明这些简易枪架(英军称之为"堑壕枪架",trench mounts)确实明显提升了MG-08切换射击阵地时的机动性,但机枪本体灌满冷却水后高达22.2千克的重量依然标志它难以跟上快速前进的步兵,而且MG-08使用的安装在机匣尾部的铁锹形握把和拇指按动式板机也没法支持行进开火。

图3:使用简易枪架的MG-08重机枪
此外,根据英国情报机关在1917年递交的报告来看,这些堑壕枪架还让MG-08引以为傲的良好射击稳定性以及其换来的优秀远距离精度大打折扣:"当使用应急枪架(堑壕枪架)时,机枪通常无法射击超过200至300米。因此,这种枪架只能在距离目标处于该射程范围内的地方(尤其是前线战壕)使用。在任何更靠后的阵地以及任何中间阵地,如果要使用机枪的最大射程,就必须使用雪橇形枪架"。这个缺陷在防御战中或许不明显,然而一旦涉及到支援步兵进攻,仅有200-300米的有效射程对于德军步兵和机枪组来说都是非常危险,尤其是在敌人投入了便携式自动武器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作为敌人的英国早在1914年6月就已经在生产便携却不失威力的刘易斯MK.I轻机枪,而且该枪于1915年服役时就能达成每营3挺的规模,到1916年中旬更是达到了每排1挺,而德国在1915年没有像样的同类武器可以抗衡,以至于1916年7月指挥第14预备军(XIV.Reservekorps)对抗英军索姆河攻势的赫尔曼.冯.施泰因少将在报告中带着羡慕的情绪写道:"7月1日的进攻准备得十分充分,英军步兵装备精良,配备了各种用于近战的武器。他们拥有大量刘易斯轻机枪,在新占领的阵地中能迅速且熟练地投入战斗。我们步兵若能配备大量此类轻机枪,以增强火力强度,那将是十分理想的。"
当然,德国此时其实也有自己的轻机枪。在一战爆发前,德国就从丹麦订购过一些麦德森轻机枪,还私下扣押了丹麦出售给保加利亚的600挺这种机枪,一战爆发后在俄国前线也有缴获,到手后全部改成了7.92毫米口径,能够发射标准的7.92*57毫米1898型毛瑟步枪子弹。这些机枪足够轻便,全重也才9.6千克,能够使用30发弹匣供弹,射速也达到了当时技术来看尚可的450-500发/分钟,德军还为此在1915年秋组建了3个"火枪营"(Musket Bataillone)负责操作这些重要武器,用于重要地区的防御作战或是进攻支援。但是,麦德森轻机枪毕竟是一种外国武器,德国自己无法制造,开战后压力山大的各个工厂也无法腾出手来仿造,而且敌对国的封锁让德国也难以通过中立国获取它们,至于缴获更是极不稳定的来源。因此,德军的麦德森轻机枪的实战运用注定会被"后备零件"卡脖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图4:1915年一支德军火枪营装备的3挺麦德森轻机枪
为德军步兵雪中送炭:莫卡茨少校的轻机枪计划
总而言之,1915年的德国陆军在机枪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MG-08重机枪太过笨重,无法有效执行步兵支援任务;其二、在英军刘易斯轻机枪的严重威胁下,德军的便携自动火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步兵连需要。当然,德军在1915-1916年的战斗中也缴获了一些刘易斯轻机枪并且非常欣赏,在更改口径后直接编入己方部队服役,但问题和麦德森轻机枪一样:不是德国产品,零部件供应无从保证,靠缴获充数量极不稳定。
德国陆军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想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研发装备一款自己的轻机枪。这方面能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DWM公司在1914年推出的LMG-14航空机枪,这种脱胎自马克沁机枪技术的武器的重量也就9.8千克,100发弹鼓和700发/分钟的射速赋予了它足够可怕的火力,而且构造也简单。但可惜的是它必须全力满足德国航空部队的巨大需求,分不出数量补充步兵单位。
伯格曼兵工厂更进一步,在1915年推出了伯格曼MG-15气冷式轻机枪,虽然起初是航空武器,但也很快为步兵生产了包括改进型号在内的5000挺之多。这种机枪全重只有12.9千克而且全长才1.12米,对步兵非常友好,其采用的可拆卸式金属弹链也比帆布弹链可靠,此外机枪本身在恶劣环境中也有不错的适应性。MG-15轻机枪于1916年7月开始补充到索姆河地区的德军步兵连,德军士兵对它轻巧的重量和出色的可靠性也是大加赞赏。然而问题也来了,德国战争部在1916年刚刚成功组织起马克沁机枪的高效率生产,结构完全不同的MG-15轻机枪会威胁到这点,从而拖累主要型号的制造。此外,德军沮丧的发现伯格曼MG-15轻机枪的气冷方式实在是容易过热,在连续射击300发子弹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若是500发子弹,枪管甚至会冒烟。法国方面的报告就指出,德军伯格曼MG-15往往组成三枪编组,每挺机枪轮流射击30颗子弹以防过热。对于追求机枪能够长时间保持火力的德军来说,这点实在无法接受。



图5、6、7:德军高层希望轻机枪能够长时间的提供持续火力,而气冷式的伯格曼MG-15轻机枪无法满足这一点
与伯格曼MG-15一样,德军装备的刘易斯轻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也存在过热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在位于柏林的枪械测试委员会供职的陆军少校,德国优秀机枪理论专家弗雷德里希.冯.莫卡茨(Friedrich von Merkatz)在1915年提出了一个对此后德军轻机枪发展影响深远的建议:为步兵开发一种在激烈战斗中既不容易枪管过热,也不容易发生故障的便携式自动武器。这个建议已经为本篇主角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当时能确保枪管不易过热的手段只有水冷却。
莫卡茨少校和他在枪械测试委员会的同僚们认为便携机枪对作战有重大意义无疑是德军之幸。事实上,他们还有一种颇有远见的观念:研发单一的通用型机枪,能够同时胜任重机枪的防御任务和轻机枪的进攻任务,不但能满足前线需要,还能降低成本和生产线压力。这种理念的诞生源自德军在1914年战争爆发后面临的封锁问题,使得他们必须精打细算的消耗金属资源,只要是与MG-08构造不同的机枪都会对该枪的制造形成负面影响,所以新机枪最好不会太过占据生产线。
经过几轮尝试后,莫卡茨少校带领的团队最终在1915年确定了轻机枪的设计概念:直接对MG-08重机枪进行简化,保留枪机部件,但也有一些部位缩小尺寸或是厚度,尤其是机匣,目的在于减重;冷却水容量从4升降低到3升;笨重的雪橇形枪架改成双脚架;取消光学瞄准镜,只保留V槽前瞄具和立柱式后瞄具;锹形握把和按动式扳机换成肩托、手持式握把以及扣动式扳机;供弹口右侧安装弹鼓支架,同时保证机枪可以挂载肩带。

图8:MG-08重机枪与莫卡茨轻机枪
德国陆军统帅部对莫卡茨少校开发的机枪深表认可,认为其是一种成功的改造武器。由于是直接对MG-08重机枪缩小简化而来,轻机枪的诸多零件都可以与前者通用,生产线也不需要改动,不仅利于生产,也利于后勤保养,而且MG-08射手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掌握新式轻机枪的操作,对于资源有限的德军来说可谓好处多多。虽然冷却水容量从4升降低到了3升,但依然可以让机枪持续发射2000发子弹而不会过热,再加上100发弹箱和250发帆布弹链两种供弹方式,不管是防御还是进攻都有出色的火力持续性。此外,由于重量大幅度缩水,莫卡茨轻机枪需要的人力也有明显减少,这意味着在人手不变的情况下,德军步兵连可以配备足够数量的机枪。在这需要提醒一点,如果是新人,依然需要3-4个星期接受实弹射击训练和故障排除训练。

图9:由于零件与MG-08通用,军械士们在修理莫卡茨轻机枪时要轻松不少
1915年底,莫卡茨轻机枪正式通过德军高层的测试并宣告定型,命名为Maschinengewehr 08/15,简称MG-08/15,意思是1908/1915年型机关枪,这一独特的名字代表该枪是MG-08在1915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在解决了测试阶段暴露出的几项技术缺陷后,MG-08/15轻机枪于1916年4月到5月正式在负责枪械制造的斯潘道兵工厂(Spandau Government Arsenal)投入量产。遗憾的是,由于斯潘道兵工厂产能有限,该枪在1916年的制造数量还不超过2000挺,直到1917年才真正投入大批量生产。



图10、11、12:MG-08/15轻机枪
便携的马克沁:MG-08/15轻机枪
由于本质上就是缩小的MG-08重机枪,MG-08/15轻机枪自然继承了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具体内容如下:
1、射手扣动扳机后,7.92*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的发射药被底火撞针引燃,膛内火药燃气压力迅速扩大,弹头在高压推进下穿过枪管向前高速飞行,枪管和枪机在此期间处于闭锁状态。随后,燃气压力会推动仍处于闭锁状态的枪机和枪管一起完成后坐,当后坐距离达到19毫米时,在机匣右侧外露的拉机柄推动解锁凸轮,打开肘击部分,使得枪机完成解锁,接着后坐力会加速推动枪机部件向后运动并驱动曲柄转动,同时带动复进弹簧完成拉伸(复进弹簧位于机匣左侧,有盒子保护)。而曲柄转动的初期会带动闭锁连杆,迫使击针压缩击针弹簧向后运动,直到阻铁卡住枪机连杆上的阻铁缺口。
2、枪机解锁后坐的初期阶段,滑动的枪机端面会从枪膛中抽走空弹壳,并从帆布弹链上取下一颗新子弹。继续的后坐运动会驱动机匣内部的凸轮,迫使枪机端面向下运动,让抽取出的新子弹与枪膛对准,同时让空弹壳进入抛壳位置。与此同时,受弹器会在一个凸轮连杆的作用下向右滑动以抱住弹链上的下一颗子弹,同时压缩枪管复进弹簧。在完成全部后坐行程后,枪管部件向前运动,而受弹器也会带着子弹向左滑动抵达枪弹限位器(同时弹链也会左滑),以便枪机端面将其抽取。
3、子弹发射产生的后坐力消耗完毕后,被拉长的机匣左侧复进弹簧开始复进运动。当枪机向前移动时,下一颗待发子弹就会被送入枪膛,此后枪机端面会向上抬起以让空弹壳从下方退出,同时从上方掠过弹链上新子弹的底缘。
4、枪机运行到最前方位置后,肘节连接部件会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处于略低于水平位置的状态,也就是牢固的闭锁位置。接着阻铁便可以完成下沉并释放击针,相当于解除了保险状态。只要MG-08/15轻机枪射手持续扣压扳机,那么机枪就可以连续不断的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实现全自动开火,除非子弹耗尽或是遇到故障。


图13、14:MG-08/15剖视图
MG-08/15轻机枪还继承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那就是机匣右侧的拉机柄(Schloßhebel)的停止位置可以直接当作判断故障原因的重要依据,四种不同的停止位置代表四种不同的机械故障,而莫卡茨少校在为该枪编纂的使用手册中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绘制并配上了文字说明,无论是后方学习的新兵还是前线奋战的老手都可以依靠拉机柄停止位置处理故障,相当方便。当然,排除故障免不了取下枪机(Schloß),而这个操作也不困难,首先打开机匣盖,然后将机匣右侧的拉机柄向前转动,使得枪机从正上方抬起并露出机匣,接着将枪机向左或是向右旋转四分之一周,拧出间断螺纹,就可以取下枪机了。如果射手需要排除卡壳故障,那么一定要确保牢牢的抓住枪机,以防上膛子弹被意外击发。


图15、16:MG-08/15的枪机,制式名称是Schloß 08/15


图17、18:MG-08/15机匣剖视图与实物照片
此外,MG-08/15轻机枪的枪机可以装纳到木箱之中,这种箱子的名称是"Kasten für Schlosse und MG Schlüssel",可以容纳3个备用枪机、6个维修扳手和1公斤石棉。

图20:用来存放备用枪机的木箱
为了减轻重量,MG-08/15轻机枪的冷却水套筒(Laufmantel)没有配备附加装甲,其直径从MG-08的109毫米缩小到了89毫米,容量也相应从4升降到了3升,但仍可以保证MG-08/15连续射击2000颗子弹,相当于20个弹鼓。与MG-08一样,MG-08/15轻机枪配备有安装提把的冷却水箱,水箱尺寸与250发子弹盒相同,本身由铁皮制成,内部镀锌以防水锈,其左侧是摇摆式水龙头,右侧则有灌水口。MG-08/15轻机枪的冷却水套筒的后端左侧是冷却水注入口,士兵可以将水箱的摇摆式水龙头转开后对准注入口灌水。至于冷却水套筒后端的右侧则是水蒸气释放口,其盖子上的管道可以与蒸汽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另一端则放入冷却水箱的灌水口,这样冷却水沸腾后的蒸汽就可以通过冷凝管重新液化并流回水箱,提高冷却水利用效率。但如果是行进射击,射手可以直接打开盖子让水蒸气直接从释放口冒出去。


图21、22:MG-08/15的冷却水套筒与后端的注水口以及蒸汽释放口


图23、24:MG-08/15的冷却水箱,该装置制式名称Wasserkasten 15,意思是1915年型水箱

图25:这挺机枪已经通过冷凝管与水箱连接了起来
与MG-08一样,MG-08/15轻机枪的受弹器(Zuführer)是模块化设计,依靠机匣盖进行固定,只要按下机匣盖后方的卡笋就能掀开盖子轻松的取下受弹器。不过与MG-08的矩形受弹器不同,MG-08/15受弹器的上半部分呈现梯形,而且厚度从4毫米改成了3毫米,其右侧还添加了一个托架用于安装100发弹箱。此外,原先重机枪受弹器的抛壳管和抛壳弹簧也被取消,换成了一个简单的抛壳窗口。

图26:莫卡茨少校绘制的受弹器结构图


图27、28:可以清晰地看到受弹器右侧的弹箱托架
MG-08/15枪管直接取自MG-08重机枪,长度仍为720毫米,内部刻有4条右旋膛线,如果需要更换枪管,那么机枪手需要抽掉机匣固定销,抬起机匣后端板卡笋,将枪托部件向下旋转并卸下,然后就可以将机匣侧板部件、枪管延伸部和枪管作为一个整体从机匣后部取出。此外,MG-08/15轻机枪也安装了所谓的Rückstoßverstarker,这个名称翻译过来就是"枪口助推器",能直接安装在枪口上面。这个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圆柱形的助推器,能够收集部分火药燃气为枪管提供向后推力;第二是带有多个横向孔洞的底座,用于释放火药燃气和残渣;第三是与底座组成一体,能同时拧入助推器的锥形消焰器,能有效降低枪口火焰。消焰只是这种装置的次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出膛发射气体推动枪管进一步后坐,提升机枪后坐速度,使得机枪射速能够提高40%-50%。正是在这个装置的帮助下,MG-08/15轻机枪的最高射速达到了可怕的600发/分钟,而作为原型的MG-08也才500发/分钟。

图29:MG-08/15的枪管


图30、31:MG-08/15的枪口助推器

图32:莫卡茨少校绘制的枪口助推器结构图
机枪在持续射击时枪口会产生很大的温度,残留的火药气体和火药积炭很容易堆积在枪口助推器中造成污染,必须及时清理。因此莫卡茨少校带领的团队为枪口助推器配置了一个小巧的清洁罐,里面可以灌装煤油或是其他类型的清洁剂,枪口助推器不用时就可以取下放置在罐子里,里面的清洁剂会溶解掉火药积炭。德国人还专门为轻机枪装备了所谓的Übungsgerätekasten 08/15,意思是08/15型射击装置储存箱,也是木质结构,里面可以容纳4根备用枪管和8个助推器清洁罐。

图33:助推器清洁罐

图34:08/15型射击装置储存箱
机枪使用的子弹则是标准的7.92*57毫米1898型毛瑟步枪子弹,其枪口初速高达850米/秒,足够在1000米左右的范围内对敌军官兵的身体组织造成可怕的破坏,在后来甚至能威胁早期的坦克。MG-08/15轻机枪的子弹平时会放在木制弹药箱中储存,如果需要装填帆布弹链(也可以称作弹带)的话,那么机枪组可以使用与MG-08通用的手摇式装弹器。这个装置名叫Gurtfüller 16 ,意思是1916年型弹带装填器,只需要把子弹有序放置到漏斗中然后转动手柄就可以装填子弹,而装好子弹的弹链也会向地面转动为后面的部分腾地方。装弹器不用的话可以放到木盒子中保护起来,这种盒子上刻有德语"Kasten für Gurtfüller 16",意思是"1916型弹带装填器储存盒"。

图35:1916型弹带装填器

图36:这位名叫阿尔温.福克尔(Alwin Forkel)的军械士(Waffenmeister)一脸严肃的依靠在1916型弹带装填器旁边,他的左手持握着MG-08/15的枪机,脚下则是1挺待修理的MG-08/15轻机枪


图37、38:1916型弹带装填器储存盒
与MG-08一样,MG-08/15轻机枪可以使用250发帆布弹链作战,这种帆布弹链有三种储存工具,第一种是Patronenkasten Mod.1901,意思是1901年型弹药箱,由木头制成,能容纳一条250发弹链,后来为了简化工艺,这种木箱的提把由金属换成了皮革;第二种叫做Patronenkasten 11,意思是1911年型弹药箱,由铁制成,其内部安装有隔板,可以容纳两条弹链;第三种叫做Patronenkasten 15,意思是1915年型弹药箱,是考虑到木箱坚固性不佳推出的产品,也由铁打造而成,也只能容纳一条弹链。在射击前,MG-08/15机枪手会先打开机匣盖,然后把带有铜制引导销的250发弹链头插入受弹口,接着拉动一下拉机柄让枪机抽取出第一颗子弹,然后再拉动一下拉机柄让子弹上膛就可以扣动扳机了。不过实战中为了防止污染物钻入机匣,射手会保持机匣盖的关闭进行上膛。


图39、40:1901年型弹药箱


图41、42:1911年型弹药箱

图43:1915年型弹药箱

图44:使用250发弹链的MG-08/15
如果是进行防御战,那么子弹够多的250发弹链自然是MG-08/15的最好选择,但若是要跟随步兵对敌军阵地实施攻击,那么过长的弹链反而会拖累机枪组的行动。所以MG-08/15还有一种供弹器材可以使用,名曰Patronenkästen 16,意思是1916年型弹药箱,装满子弹后重达3.17千克。按照今天诸位的认知都会觉得这东西应该是弹鼓,但这其实是一种能够挂在受弹器右侧托架上的轻质量弹药箱。这种弹箱带有铰链盖,通过弹簧闩锁扣住,而弹箱中间是一个卷轴,上面缠绕着100发帆布弹链,打开盖子后就可以取出卷轴。这种弹箱的背后是一个齿环,上面插有一个带棘齿的手柄,将手柄放下就可以卡住齿环让弹链不至于散开。而在射击前,机枪手要扳起手柄释放弹链,这样弹链才能在卷轴的作用下转动,否则会直接卡住。这种特殊的弹药箱也有自己的储存工具,名叫Transportkastens für 2 Stk PK 16,意思是"适用于2个1916型弹药箱的运输箱",由木头制成。


图45、46:1916年型弹药箱

图47:莫卡茨少校绘制的1916型弹药箱结构图


图48、49:1916年型弹药箱的木制储存箱

图50:使用100发弹箱的MG-08/15
MG-08/15轻机枪舍弃了笨拙的四脚枪架,转而使用重量仅有0.68千克的双脚架(Zweibein),其安装在冷却水套筒的末端,正好处于机枪重心附近,因此可以非常快速的旋转枪身以改变射击范围,双脚架本身可以通过弹簧闩快速的卸下和安装,而且其底部的尖刺可以牢固的插入土壤之中。不过枪架安装在机枪重心附近,再加上全自动射击时冷却水的激荡,会导致MG-08/15在向600米外的目标射击时有不稳定的倾向,比较考验射手的素养。曾有研究者认为使用小型三脚架是不错的选择,但这会导致枪架在行进射击时磕碰到射手膝盖,而且三脚架本身重量不会很轻。


图51、52:MG-08/15的双脚架

图53:由于双脚架处于重心附近,再加上冷却水激荡,MG-08/15的远距离精度不如MG-08
机枪本身采用了德国传统的V形槽后瞄具和立柱式前瞄具,均位于枪身纵轴偏向左侧的位置,即使光线不佳也能快速瞄准目标并开火。机枪手可以按下V形槽后瞄具的弹簧按钮将其竖起,然后将缺口滑动到相应标尺就能调整射程。后瞄具标尺以100米为划分单位,最低400米,最高2000米,与MG-08同等。此外,MG-08/15轻机枪的较低后坐力换来了较小的子弹散布,再加上较长的枪管换来了还算可以的瞄准基线长度,因此有利于射手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概略瞄准。

图54:MG-08/15的瞄准具
为了方便MG-08/15的行进射击,莫卡茨少校取消了MG-08那种安装在机匣后部的锹形握把和按动式扳机,改为了肩托、手枪式握把和扣动式扳机。该枪的握把参考了手枪设计,由木材制成,直接安装在机匣下面,持握感相当不错,而且扳机护圈也有足够的空间,即便是带着厚重的防冻手套也能把手指伸进去。手枪式握把左侧凹陷处安装了一个保险栓,上面带有"S—F"字样,其中S代表"关闭"(schlieben),F代表"打开"(ffnen),平常状态下射手要把保险栓扳向S方向确保扳机无法扣动,等待战斗开始后再扳回F方向。

图55:莫卡茨少校绘制的手枪式握把与扣动式扳机结构图


图56、57:实物照片
MG-08/15轻机枪的机匣后部安装的是典型的"鱼尾"式木质肩托,因造型酷似鱼尾巴而著称,其两侧的凹陷处是托腮板,这种枪托也极大影响了二战德国机枪的设计。不过MG-08/15肩托的最大亮点还是其采用了空心结构而不是实心结构,因为该部件内部空间被用来存放一个带有螺帽且内置毛刷的润滑油罐,用来给枪机部件上油。但作者觉得这个设计不是很成功,因为要使用润滑油罐还必须把枪托卸下来才行,倒不如将润滑油单独放入工具箱里面。


图58、59:木制肩托的官方结构图与后世照片,上图中间的空缺处就是润滑油罐的所在位置
由于本质上还是马克沁机枪,MG-08/15的内部机件比较精密,枪口污物、帆布弹链形变、枪机磨损、复进弹簧设置不当、泥沙混入机匣以及毒气侵蚀等都有可能导致故障,因此MG-08/15的枪组人员会携带一个配有肩带的工具包,由皮革或帆布制成,确保机枪故障时能及时处理从而避免火力中断。



图60、61、62:MG-08/15机枪手的工具包

图63:工具包中的维修工具
此外,德军还照搬1911年型弹药箱(Patronenkasten 11)充当工具箱,在其内部安装了横向隔板,用于放置清洁剂和润滑油。这种工具箱名叫Ölkasten 11,意思是1911年型油料储存箱,除了能装纳枪机润滑油和用于清洁枪口助推器的煤油外,还能带上3升防冻甘油。


图63、64:1911型油料储存箱
介绍完了MG-08/15轻机枪的各种特点和配套工具,咱们来聊一聊它的运输问题。除了弹药箱和工具箱,摆在机枪组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MG-08/15轻机枪行军,然而,尽管莫卡茨少校的团队已经做了很成功的"减肥手术",但MG-08/15在灌满冷却水并带上100发弹箱和双脚架后,其重量也依然有19.5千克。虽然这还算在人体承受范围内,但若是涉及到长距离行军,对射手还是不够友好,更何况还有一堆弹药箱和工具箱等着处理。
为此,斯潘道火炮设计局(Artillerie-Konstruktionsbüro Spandau)在1917年特意为MG-08/15开发了所谓的Maschinengewehr-handwagen,也就是机枪手推车,车身和车轮均为木质,空重60千克,可以由2名士兵拉动。手推车的前后安装了一对支架,可以用来放置MG-08/15轻机枪,而木制车厢中能够放置四个金属制成的1915型弹药箱或是三个木制的1901型弹药箱,以及一个装有2个100发弹药箱的木箱子。在装满这些器材后,手推车的总重量达到了175千克,可以依靠军马牵引。当然,这个手推车也可以用来携带维修工具和润滑油。

图67:这支番号不明的MG-08/15机枪组就装备了机枪手推车

图68:这支MG-08/15机枪组隶属于德军第13陆上突击营(Landsturm-Bataillon XIII)麾下的符腾堡第3连(3. Kompanie württembergisches),也拥有机枪手推车

图69:现代军迷活动中亮相的MG-08/15轻机枪
MG-08/15轻机枪
德语名:Maschinengewehr 08/15
定型时间:1915年
服役时间:1916年
总产量:130000挺
使用弹种:7.92*57毫米1898型毛瑟步枪弹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
战斗全重:19.5千克(机枪本身+3升冷却水+双脚架+100发弹药箱)
供弹方式:250发帆布弹链,100发侧面弹药箱
全枪长度:1410毫米
枪管长度:720毫米
最高射速:600发/分钟
最大有效射程:2000米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