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侠计划于2027年推出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 SSD
相比传统固态硬盘,该产品的读取速度提升100倍。
据报道,铠侠正计划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新型 AI 固态硬盘,在 2027 年前后实现商用化,相比传统固态硬盘读取速度提升 100 倍。
这款新型固态硬盘专为 AI 服务器设计,可部分替代作为 GPU 显存扩展的 HBM,其随机读取性能预计将提升至约 1 亿 IOPS(每秒输入输出),可加速 GPU 的数据处理速度,相比传统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提升 100 倍。
目前铠侠正根据英伟达的提案和要求研发这些新型固态硬盘,预计将在 2026 年下半年发出首批样品,同时铠侠预测,到 2029 年将有一半的 NAND 芯片被 AI 相关产业购买。
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给出的目标读取性能是 2 亿 IOPS,铠侠已计划通过两块固态硬盘协同运作来实现这一速度,同时这些固态硬盘还将支持 PCIe 7.0 标准,属于次次世代标准。
铠侠AI SSD的产品路线
铠侠在今年公布了AI时代中长期增长战略。重点围绕AI驱动的存储技术创新、SSD业务拓展及资本效率优化,以巩固其在NAND闪存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AI SSD有两类产品线:
第一类是高性能SSD。铠侠的CM9系列,专为AI系统设计,搭载针对数据中心优化的PCIe 5.0,最大限度地发挥需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GPU功能。
第二类是容量型SSD。铠侠的LC9系列,适用于推理中使用的大型数据库等用例,当时容量为122.88 TB,未来计划推出更大容量产品。
前两天,铠侠推出了新的容量——245.76TB。据了解铠侠LC9系列SSD采用的也是QLC 3D闪存,但是特点是结合了CBA(CMOS直接键合到阵列)技术,这就能够实现在154球栅阵列(BGA)小型封装中达到8 TB的容量。铠侠称这是业界首创。
对于未来的AI SSD,铠侠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主要从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速度更快。现在的SSD每秒能处理200万-300万次小文件读写,多采用TLC和QLC ,而新产品将采用XL-FLASH的SLC闪存,速度提升到每秒1000万次以上,特别适合AI需要频繁读取零碎数据的场景。
XL-FLASH是铠侠开发的具有极低延迟、高性能NAND,用于填补易失性存储器(如DRAM)和当前闪存之间存在的性能缺口。最开始铠侠把XL-FLASH定位为英特尔已停产的 Optane 内存的竞争对手。目前,铠侠的第二代 XL-Flash 采用 MLC(多层单元)架构,密度翻倍,芯片容量从 128Gb 提升至 256Gb。
第二是更智能。目前AI检索数据要依赖内存,2026年铠侠将推出AiSAQ软件,让SSD自己就能处理AI的检索任务。这样不仅能减轻内存负担,还能让AI应用运行更高效,尤其适合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设备。
2024年AI相关SSD采购容量将超过45EB
企业级SSD在AI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训练阶段,SSD不仅负责存储模型参数,包括不断更新的权重和偏差,还用于创建检查点(checkpoint),以定期保存AI模型训练进度,确保即使训练中断也能从特定点恢复。这些功能都高度依赖SSD的高速传输和写入耐用度。因此,客户主要选择使用4TB和8TB的TLC(三层单元闪存)SSD产品,以满足严苛的训练过程需求。
而在AI推理阶段,随着更多生成信息以视频或图像形式显示,其数据存储量也相应增加。因此,TLC/QLC(四层单元闪存)16TB以上等大容量SSD便成为AI推理主要采用的产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AI服务器对存储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了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采购容量的显著增长。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原厂企业级SSD总营收57.38亿美元,同比增长52.7%。企业级SSD市场长期由国外厂商垄断,全球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商分别是三星电子、SK海力士(含Solidigm)、美光科技、铠侠与西部数据,它们合计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
在AI浪潮的推动下,顶级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正加速从HDD转向企业级SSD。比如:大型科技公司如特斯拉在扩大AI服务器建设时,纷纷选择增加SSD的采购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随着NVIDIA H100、H20和H200等系列产品到货,相关客户进一步加大TLC 4、8TB Enterprise SSD订单需求。
2024年AI相关SSD采购容量将超过45EB。未来几年,AI服务器有望推动SSD需求年增率平均超过60%。2023年AI SSD需求在整个NAND Flash(闪存)的占比仅为0.2%,预计到2026年将提升至12%。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