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半两财经|外卖行业全国首份算法协商协议签约

4月25日,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诞生。当天,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协商算法恳谈会召开,会上形成《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由外卖送餐员代表与平台企业代表签字确认生效。

这一协议关乎骑手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聚焦计价、调度派单、时间预估、路径规划等“四大算法”模型及规则向上向善、公平透明,签订协议涵盖总则、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五个方面、三十三条。

此次会议突破传统恳谈模式,打开“大门”,参与代表来自多方,包括骑手、平台、服务商、商家、消费者、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包括物业、保安、居委会等),大家面对面较真,一条条改、一项项过,基于“平等协商、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原则,在多方联手、平等尊重、深入坦诚下,全国首份算法协商协议由此产生。

当天的恳谈会上,多方讨论热烈。9名骑手代表带来了一线小哥最为关注的议题。平台代表包括物流部、核心算法技术部门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平台服务商、平台商家代表共同参与协商讨论。多方代表从不同视角“打开天窗”,各抒己见“晒”出利益矛盾点。经过多轮协商,多方达成一致。

“算法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推动算法向上向善,在于以人为本,让算法更好服务于人。”会上,饿了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肖水贤表示,饿了么正持续推动算法逐步向人性化、透明化方向升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算法”成为骑手建设美好生活的“办法”,迈向平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与平台创新下,多方共筑行业新生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前2025年1月,饿了么宣布推出九大举措,包括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算法样本的筛选机制、优化配送时长弹性、增加安全路线推荐、上线骑手疲劳提醒功能、建立申诉48小时反馈机制,同时建立更广泛的算法沟通机制,按月进行集体协商、推出设立算法公示页面、提升规则透明度等,持续加强骑手保障。

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的签订,是饿了么积极落实算法应用向上向善,进一步推动算法透明化,进一步加强骑手保障的积极举措,也标志着平台经济向“技术向善”的持续转型,构建“人本算法”生态的有力实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