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爱奇艺总有新答案

文|爱捞

编|园长

又是一年一度的爱奇艺世界大会。干货满满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窥见风向的转变。

打开热搜,除了对片单内容的讨论,整个互联网也不由将目光转向这家平台的行业动态,而这一次,爱奇艺确实变了很多。

从内容上来看,2024 年爱奇艺在悦享会上提出做微剧业务之后,今年爱奇艺已经呈现出了 " 长 + 短 " 的内容新生态,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 2025 世界大会现场,提出了未来两年关键的内容变革方向——微剧提速度,短剧做爆款,长剧度阵痛,电影要创新。

另一大重磅消息,是爱奇艺要在电商和直播带货领域寻找新空间。除了订阅会员与广告收入之外,爱奇艺一直在寻找商业增量,做短内容、开拓海外市场都是其中的尝试,利用明星与内容资源做电商,也不失为一种长视频平台盈利的增量方法。

过去几年,爱奇艺世界大会更多地会给予行业信心,想方设法盈利,鼓励创作者持续在创作领域深耕。但今年的爱奇艺,让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感到更加务实。

一方面,直面千变万化的市场,除了做短内容外,甚至设计 " 跳看 " 体验,从用户喜好和习惯等方面,最大程度留住用户," 观众 " 的想法几乎决定一切;另一方面,王晓晖的演讲更加具体和大胆,承认长剧的问题,也鼓励大家跳出情绪的框架,老老实实讲故事,在寻找新人设、刺激狗血内容的当下,显得更为难得。

" 短 " 虽然是今年的关键词,但 " 长 " 始终是核心,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建立在 " 给观众讲一个好故事 " 的基础上。

长 + 短,如何打造内容新生态?

短内容的布局,对所有人来说,都已经成为一个无需质疑的决定。

去年悦享会上,短内容作为爱奇艺的一种增量亮相,关注男女频和银发群体、会员免费看、70% 以上的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是平台给出的答案。

到了 2025 年,短内容以爆发式的速度在发展,免费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出现。对平台来说,对短内容布局的策略也需要发生调整,不仅需要优质的创作者创作出好的短内容,更需要做出差异化的内容供观众选择。

今年的世界大会上,爱奇艺顺应趋势,对短内容的布局更进一步,内容方向更加清晰。比如微剧推出 " 精品微剧千部计划 "" 百部港片微剧计划 "" 普法微剧万集计划 "" 古龙 IP 微剧计划 "" 国安、公安微剧计划 " 五大计划。

短剧也有自己的 " 大剧计划 ",除了《少爷和我 2》《大王别慌张 2》这样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内容外,还有由 " 唐诡 IP"" 灵魂摆渡 IP" 衍生而来的《唐诡奇谭》《灵魂摆渡 · 十年》。

相比较最初的短内容布局,爱奇艺这一次的短内容布局,更像是利用自己的长板,找到 " 门道 "。

长短融合的过程中,长视频平台用户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如何让看惯长剧的用户也可以去看短剧,将长内容用短叙事再讲一遍,成了爱奇艺破局的方法。港片、古龙、唐诡、灵魂摆渡,这些受欢迎的 IP,到了短内容领域,不仅会促进平台用户的融合,也会成为新物种,吸引更多短剧爱好者。

这种策略还具有可持续性。沿着长剧 IP 短剧化的思路,那么平台内的爆款 IP 都有可能在短内容赛道再爆一遍,两年之内做出短剧爆款,说难挺难,但也不是行不通。

长 + 短生态中,大众最关心的是长视频平台重心的偏移," 长剧要完 " 的论调也会三番几次地在互联网平台出现。" 短 " 虽然是这两年的关键词,但长视频平台的核心始终是长内容,长剧始终是无可替代的。

从长剧的受欢迎程度和叙事魅力来看,都可以验证这个论断。如站内热度破万的《我是刑警》,探案不仅需要时间,甚至要跨越时代,整个过程根本无法缩短;还有最近很红的《无忧渡》,不用 " 情绪 " 讨好观众,依然获得好评。

这个世界需要及时反馈的爽感,但也需要余味悠长的故事,长剧就是如此。

开年第一会上,就有从业者提出长剧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播放量下滑、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今年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带来了 " 时长与集数减少,但预算与数量增加 " 的好消息,王晓晖也提出在两年中要帮助长剧度过阵痛期的决定。

这样的决心体现在片单与阵容上。在剧集方面,爱奇艺布局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大家剧场、微尘剧场五大剧场,紫金陈还来到现场,宣布继续与迷雾剧场合作的新消息,再次点燃观众对悬疑剧的期待。

在五大剧场片单公布的过程中,《逐玉》《书卷一梦》《临江仙》《家业》等头部 IP 纷纷登上热搜,完全可以看出网友对新一轮剧集的期待。

从去年对老少用户的看重,到今年集结长短对用户注意力进行全面抓取,足以看到爱奇艺留住用户的决心,也足以看到爱奇艺对内容守护的坚定。

解构 + 建构,如何解读创作二八法?

" 我们进入到创作方面面临的一个误区,现实主义不现实,历史题材不历史,未来题材没有幻想。这三大题材如果还是在原地打转的话,我们的长剧集和电影,都无法逃出情绪的时代,而进入力量的时代和心灵的时代。"

明确完内容方向后,王晓晖又在现场提出了创作的方向和法则。

过去几年," 情绪价值 " 一直是内容创作上的重要指标,2024 年的世界大会上,王晓晖提出了 " 解构 + 建构 " 的创作方式,其中解构指的是解构 " 情绪 ",建构指的则是升维出新内容。大 IP 之所以失灵,就是因为既没能击中情绪,又没能在内核上创新。

但触发太多次 " 情绪价值 " 的开关,观众就会脱敏,用户的喜恶点也越来越难找,解构情绪有时候无法解决根本。

再加上用户审美在提升,只要是好的东西,大家似乎都可以接受。复杂程度在增加,单一地解构情绪,很容易迷失。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剧,明明有爆款相,最终却停留在 " 待爆 " 的水平;再比如,明明主角符合观众需要的一切元素,却也没能获得想象中的认可。

这种情况下,又可以将创作特征深入地分为两部分,一类是生活的陪伴,一类是生命的意义。前者的形态就是解构,解构叛逆、质疑、权威和教条等,占据内容的 80%;

后者的形态是建构,真实地面对生活的困境,让观众看到生命的感动,比如《苦尽柑来遇见你》《人世间》《我的阿勒泰》等,难做但最容易出爆款。

这样的理念也体现在本次释放的片单中。剧集的五大剧场中,迷雾剧场、小逗剧场、恋恋剧场负责解构,大家剧场和微尘剧场则承担着建构的重要作用。

微尘剧场中有以余秀华、张伟丽为原型改编的剧集《身体里的火车》《永无止境》,或许将带来新人设、新叙事、新美学方面的探索。

综艺片单主打一个追求真实、致力快乐的内核,在迎来《喜剧之王单口季》《一路繁花》等王牌 IP 后,桃综还将迎来《亚洲新声》《大娱乐家》还有《大学生牵手大会》等王牌新 IP,在内容上走共情路线,在数量上又给市场信心。

短内容也秉持着这样的创作理念。微剧要做到像新闻一样反应迅速,能够让观众瞬时产生爽感;短剧将经典 IP 再讲一遍,本质上也在复刻这种不过时的情绪。

" 微剧负责生活的陪伴,长剧负责生命的意义。" 这一次王晓晖的演讲,跳出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情绪框架,抵达用户内心。

好内容不一定需要炫技,也不一定要瞬间给出情绪,但它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让人感动,心生力量。爱奇艺对故事的需求,回到了根本。

变革 + 破局,是挑战也是机遇

过去几年,爱奇艺更多地是对自己做减法。

盈利难的问题下,就果断砍掉不被观众需要的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很快就创造了长视频平台第一次盈利的结果,在冷静的市场中产出《种地吧》《喜剧之王单口季》等优质综艺,以及 15 部破万剧集,努力维护核心用户,维稳广告商。

从去年世界大会开始,爱奇艺又开始为自己做 " 加法 ",如维护一老一少的用户,增加多产业片单等。今年做加法的力度则更为彻底和明显,除了长短之分外,平台还设置 " 跳看 " 模式去顺应用户的观影习惯;商业模式也从会员与广告方面,分出了 " 电商业务 ",利用平台高质用户和明星资源,为平台营收带来新增量。

站在 2025 年世界大会的节点上往回望,我们可以发现,爱奇艺的变化是循序渐进,充满前瞻性的。

比如去年提出服务好一老一少的用户后,今年就开始做电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做好老少服务,更容易让消费中坚力量买单;再比如提出做短内容后,今年立刻推出 " 荧光之夜 ",用平台的力量帮助短剧行业造星,从而让短内容赛道水涨船高。

就连演员阵容也带来了面孔的 " 上新 "。今年的世界大会展示了 15 位新生代演员的名单,慢慢解决曾经内娱演员无迭代的问题,为自己在方方面面找支点。

这些变化对于观众、行业、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担忧的声音也在响起," 跳看 " 的设置一官宣,就有从业者担心,这是否又是一次短对长的内容挤压?长 + 短是否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实际却是谁都没能讨好?而电商业务的出现,是否会消耗内容和艺人?

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乐观看待。被观众跳看的内容,或许是不被需要的,倒逼创作者拿出更精简的好内容;爆款频出的短内容,可以帮助平台更好地拉新;电商业务也可以借此机会盘活内部生态,毕竟在内娱,长视频平台做电商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

事实上,挺过做减法的风险期,做加法带来的只能是新的机遇、新的希望。

爱奇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总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生,快速做出改变和尝试,而改变在这个时代就代表着前进。

行业需要恢复与向荣,爱奇艺的破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