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引入“社会监督员”机制构建阳光执法新体系

为破解传统执法“体内循环”困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近日,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主动聘请4名区人大代表、4名区政协委员、2名律师作为社会监督员,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全方位监督,以推动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公正、文明。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构建全民监督新格局。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当前城市管理执法领域权责交叉、群众诉求多元等挑战,建立社会监督员机制。首批聘任的监督员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紧密、专业素养高的优势,形成“群众监督 专业监督”的协同模式。此举不仅是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有力响应,更是破解执法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探索。

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四大监督重点。为确保监督实效,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步明确社会监督员的职责。通过聚焦监督民生案件办理、助力城市管理决策、监督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监督工作作风四大领域,全方位参与并监督执法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社会监督员将定期反馈监督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执法透明公正,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人性化迈进。

创新监督方式,推动共治共享。为确保监督实效,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拓展多种监督方式。一是构建深度参与机制。邀请社会监督员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案件评查及示范中队创建等活动,从源头保障执法规范性的同时提升决策透明度。二是拓宽多元互动平台。通过邀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城管“开放日”等渠道,搭建与群众的常态化沟通桥梁,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三是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定期与社会监督员交流座谈,收集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变化,动态调整执法策略;同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反馈”闭环管理,确保监督意见落地见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执法体系不断完善。

岱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社会监督模式,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落实监督意见,对社会监督员提出的建议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并通过定期通报整改进展、公开典型案例等方式强化社会监督透明度,必将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新生态,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