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凯桓:特朗普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极限施压”,为什么不灵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4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梵蒂冈出席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进行了短暂会晤。这也是两人自白宫争吵以后,第一次会面。
有意思的是,这次会面之后,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有所改观,不仅抨击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继续轰炸,还认为普京“也许并不想停止‘战争’,只是在敷衍我”。
而就在三日前的4月23日,一度备受瞩目的乌克兰问题美乌英法德五国会晤在英国伦敦陷入僵局。原定出席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取消伦敦行程,改由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率团参会。外交“降级”引发连锁反应,德法两国随之也降低了代表级别,主办方英国最终被迫“推迟”原定的部长级会晤(实际上是取消)。
据一位匿名美国高官透露,美乌在停火框架和时间表上存在重大分歧。乌克兰当局明确表示“特朗普和平计划”需大幅修改,强调关键细节缺失导致无法接受提案。乌总统泽连斯基更公开划出红线:“他们可以试图逼迫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但乌克兰永远不会同意。”
欧盟国家在此次风波中坚定支持乌克兰立场,集体表达对美国提案的不满。俄罗斯方面也提前声明不会轻易接受美方条件。面对多方抵制,特朗普在俄乌和平问题上夸下的海口,一再面临食言窘地。
4月26日,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教皇葬礼上举行短暂会晤。 视觉中国
特朗普的和平提议
为了让各方尽快接受美国的“和平提议”,特朗普本人此前特意发出了美国可能退出乌克兰和平进程的警告。特朗普说:“同意它,否则我们将不会继续前进”,与此同时,美国媒体陆续报道称,这是特朗普的“最后提议”,可以稍作修改和完善,但不能被拒绝。
这一和平倡议是否真的会成为“最后的提议”,时间将证明一切。但目前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美国提出的第一个和平计划。特朗普在选举前声称他有一个“很棒的和平计划”,并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但在当选后他食言了。
美国的提议仅有一页纸,很明显它不是该提议的最终版本,而只是对其主要内容的概括性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