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78家公募年度业绩比拼:23家营收净利双升,十强座次微调

78家公募2024年“赚钱榜”出炉,十强俱乐部成员未变,23家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升。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9日晚间,已有至少78家基金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数据出炉。

整体来看,有34家公募盈利呈现不同幅度的缩水,占已披露公募逾四成,包括1家由盈转亏、2家净利润续亏;另有38家公募净利润较2023年出现逆势增长,包括3家扭亏为盈(编注:6家净利减亏未算入其中)。

易方达稳坐龙头

与2023年相比,十强俱乐部成员未变,其中易方达基金稳坐龙头位置,另有7家公募位次洗牌。

具体来看,在净利润前十公募中,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这4家公募2024年净利润均超20亿元,分别为39亿元、23.52亿元、21.58亿元、21.10亿元;广发基金则位居第五名,2024年实现净利润19.9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基金反超华夏基金跃居第二位。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华夏基金的营业收入比南方基金高出5.08亿元,但净利润却少了1.94亿元,这或意味着华夏基金的成本支出要更高。

有公募内部人士分析称,“虽然华夏基金的总规模更大,但其被动型产品的管理成本刚性较强;且因其被动产品占比较高,或受去年行业降费政策冲击更明显。而南方基金的固收类产品运营成本更低,再加上2024年债券市场走强,固收类产品规模增长明显,能更高效地摊薄单位成本。”

与此同时,工银瑞信基金重新跻身“20亿俱乐部”,同时反超广发基金。

从以往业绩情况来看,此前2021年、2022年,工银瑞信基金的全年净利润均在26亿元以上,在2023年净利大幅下滑后,又于2024年同比增长8.65%。尽管广发基金2024年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增2.56%,但拉长时间来看,与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稳定在20亿元以上不同的是,广发基金已连续两年跌出“20亿俱乐部”。

此外,2024年净利润排名第六名至第十名依次是:富国基金(17.51亿元)、天弘基金(16.79亿元)、招商基金(16.50亿元)、汇添富基金(15.47亿元)、博时基金(15.28亿元)。

与2023年相比,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的净利润排名未变,天弘基金的排名上升3个位次,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排名均有所下滑。其中,富国基金为净利润前十公募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公司;而招商基金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前十家公募中是最大的,为5.90%。

图1:净利润前十的头部公募;来源:澎湃新闻记者丁欣晴据公募股东2024年报数据统计

腰部公募超半数“负重爬坡”

在54家腰部公募中,有26家公募净利润较2023年出现逆势增长,其中包括1家扭亏为盈;另有28家公募净利润则呈现不同幅度的缩水。

具体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净利润过亿的腰部公募梯队,共有38家基金公司。其中,仅兴证全球基金稳定在“10亿俱乐部”中,2024年实现净利润14.1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3.20%。

紧随其后的是景顺长城基金(9.51亿元)、华安基金(9.10亿元)、华泰证券资管(8.82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8.79亿元)、建信基金(8.44亿元)。

与2023年同期相比,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跌出“10亿俱乐部”。与此同时,自2022年以来,上述两家公募已连续三年净利同比下滑。

另有7家公募机构的2024年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分别为中银基金(7.90亿元)、鹏华基金(7.51亿元)、中欧基金(7.3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7.30亿元)、中国人保资管(6.35亿元)、银华基金(5.58亿元)、 财通证券资管(5.20亿元)。

剩余25家公募机构的2024年净利润则在1亿元至5亿元梯队。其中,大成基金、兴业基金、国泰君安资管、招商证券资管、永赢基金、创金合信基金、中金基金、兴银基金均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升”。(编注:部分公募母公司年报未披露子公司营业收入)。

其中,或受益于旗下REITs管理规模持续保持行业前列,中金基金从“千万级盈利”跃升为“亿元盈利”,净利同比增加170.17%。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中金基金已连续4年实现净利大幅增长,2020年至2023年的净利分别为-4323.65万元、152.55万元、2159.31万元、4044.04万元。

从“千万级盈利”跃升为“亿元盈利”的还有兴银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6.08%。

图2:净利润过亿元的38家腰部公募(排名承接图1,单位为万元);来源:澎湃新闻记者丁欣晴据公募股东2024年报数据统计

另一方面,2024年实现净利润过千万的腰部公募梯队,共有16家公司。其中有10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承压,占比超六成。

具体来看,有6家公募2024年净利润几近腰斩甚至更高,分别为中泰证券资管(4767.09万元)、光大保德信基金(4652.97万元)、浙商证券资管(2944.57万元)、方正富邦基金(2562.65万元)、浙商基金(2047.62万元)、国金基金(1036.99万元)。

其中,中泰证券资管、浙商证券资管这两家证券资产管理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78.57%、77.83%,双双跌出“亿元俱乐部”。

与之相对的是,长江证券资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大幅增长,由去年同期的-1469.61万元升至6670.04万元;国联基金的净利润也实现翻番,同比增幅高达103.44%。

图3:净利润在千万以上的16家腰部公募(排名承接图2,单位为万元);来源:澎湃新闻记者丁欣晴据公募股东2024年报数据统计

尾部公募有6家同比减亏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家尾部公募的2024年净利润位列百万梯队,分别为兴证证券资管(900万元)、中邮基金(598.74万元)、东吴基金(375.62万元)、中海基金(365.14万元)、红塔红土基金(176.51万元)。

除中邮基金的净利大幅下滑91.60%外,其余4家净利均实现暴涨。其中,兴证证券资管、东吴基金分别实现净利同比增长360.28%、274.84%;中海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则上演“绝地反击”,跳出“千万级亏损”沼泽,分别由2023年同期的-6698.33万元、-6534.34万元增至365.14万元、176.51万元。

另有9家公募2024年净利润录得亏损,分别为东海基金(-436.36万元)、瑞达基金(-897.81万元)、南华基金(-1048.51万元)、国融基金(-1400万元)、华西基金(-2281.96万元)、江信基金(-3299.98万元)、富安达基金(-3499.04万元)、九泰基金(-4980.03万元)、苏新基金(-5108.85万元)。

与2023年相比,东海基金、瑞达基金、华西基金、江信基金、富达安基金、九泰基金均有所减亏;南华基金则由盈转亏;国融基金、苏新基金的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苏新基金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高达2306.63%,但净利润却续亏了超2000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道,苏新基金的营收暴涨或主要受益于其新发债基的规模快速扩张,但净利润亏损扩大则反映了新基金公司普遍面临的“高成本、低费率、权益产品表现乏力”的困境。中小基金公司想要实现突围,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图4:净利润在千万以下的14家尾部公募(排名承接图3,单位为万元);来源:澎湃新闻记者丁欣晴据公募股东2024年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