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奥迪 A7 三款车型: 空间表现与多配置细节体验
选车时,外观细节往往是第一眼就能注意到的差异点,2024 款奥迪 A7 三个版本在轮毂、灯光等外观配置上的区别,我通过两次 4S 店试驾有了直观感受,结合价格、动力、内饰等关键信息整理出来,给正在选车的朋友提供些参考。豪华型配备 19 英寸 10 辐 Y 型轮毂,采用石墨灰配色,我用手触摸过轮毂边缘,做工平整光滑,没有毛刺凸起。轮胎规格为 245/45 R19,胎壁相对较厚,以 30 码的速度通过小区减速带时,后排乘客反馈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臻选型升级为 20 英寸新样式轮毂,提供 5 辐扇型和双臂型两种设计可选,颜色为亚光黑或哑光钛,在阳光下观察,轮毂的线条感十分清晰,视觉上比 19 英寸轮毂更显精致。轮胎规格换成 255/40 R20,胎壁变薄,有次我未减速通过坑洼路面,能清晰听到轮胎传来的颠簸声,销售提醒这种薄胎壁使用时需格外小心,否则维修更换成本较高。高速行驶时,胎噪也比豪华型稍大,120 码巡航状态下,能隐约听到路噪从轮胎传递进来,不过打开音乐后就能有效掩盖。尊享型直接配备 21 英寸 5 辐 V 臂梯形轮毂,轮胎规格 255/35 R21,视觉冲击力很强,停在停车场中很容易吸引注意力。它还标配电吸门,有次我手上拎着礼品和文件,无法用力关门,轻轻将车门推至接近闭合的位置,门就自动吸合到位,无需再费力拉动。但销售同样提醒,21 英寸轮毂的轮胎胎壁较薄,尽量避免开上马路牙子,更换一条轮胎的成本不低。
灯光配置方面,三个版本都标配矩阵式 LED 大灯、贯穿式尾灯和电动尾翼。晚上解锁车辆时,尾灯会呈现从中间向两侧 “流水” 点亮的效果;当车速超过 130 码时,电动尾翼会自动打开,车速降至 80 码以下则会自动收起,我在高速上特意体验了这一功能,尾翼打开后能明显感觉到车身稳定性有所提升,风噪也略有减小。不过尊享型比另外两个版本多了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和 360 度全景影像,我试用了全景影像功能,倒车时能清晰看到后轮旁边的路沿石,有效避免刮蹭;外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在夜间高速行驶时很实用,不会被后车远光灯晃得难以睁眼,提升了夜间行车安全性。
坐进车内,三个版本的空间表现完全一致。我身高 1 米 8,调整好前排座椅后,头部能留出一拳多的富余空间;后排乘坐两位成年人时,腿部能有两拳左右的距离,中间地台虽有轻微凸起,但临时坐人也可行,只是脚部需要稍微错开摆放。后备箱容积均为 535L,我曾尝试放入两个 20 寸行李箱和一个折叠露营帐篷,剩余空间还能容纳一些小件物品,满足日常家用或短途自驾需求没问题。不过后备箱开口高度偏高,我 1 米 6 的表妹搬运大箱子时需要踮起脚尖,若经常需要搬运重物,这一点需要提前留意。
座椅材质和舒适性的差异很明显。豪华型采用 Dinamica 与真皮的组合面料,仿皮部分触感偏硬,真皮部分则比较细腻,透气性不错,夏天中午开车坐半小时,也不会觉得臀部闷热。官网显示可加 17000 元选装华格纳真皮,销售介绍选装后座椅会更柔软,还能增加座椅加热功能,但提车需要等待 4-6 周,着急用车的话要提前做好规划。臻选型的座椅材质更优,触感比豪华型的混搭面料柔软不少,坐上去能明显感觉到腰部支撑到位,我开着它跑了一小时高速,下车后腰部没有出现酸痛感,而之前驾驶某些车型时,半小时就想调整座椅姿势。座椅两侧的包裹性也比豪华型好,过弯时能轻轻将身体固定住,避免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不过它的 HUD 抬头显示属于选装配置,需要额外支付 19000 元。尊享型标配华格纳真皮座椅,表面带有细腻的荔枝纹,还采用了打孔设计,透气性出色,夏天长时间开车,后背也不会出现闷汗情况。后排座椅还配备加热功能,在北方冬天用车时,家人坐在后排无需裹着厚外套就能保持温暖。但这款运动风格的座椅靠背偏硬,坐 40 分钟后会明显感觉 “不如家里沙发柔软”,若经常需要搭载长辈,需考虑这一舒适度问题。
座舱科技配置的区别也很清晰。豪华型配备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10.1 英寸中控屏,屏幕显示清晰,即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反光现象,车机系统支持无线 CarPlay,连接速度很快,基本车辆启动后就能完成连接,中控屏的触控灵敏度良好,点击图标不会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臻选型比豪华型多了 30 色氛围灯,夜晚行车时能营造出更丰富的氛围,且氛围灯颜色能根据驾驶模式自动变换,舒适模式下为柔和的蓝色,运动模式则切换为红色,载朋友出行时将氛围灯调至暖黄色,能让车厢内氛围更显温馨。尊享型的科技配置更为全面,除了包含前两个版本的基础配置外,还标配四区自动空调、手机无线充电和 16 扬声器音响。四区自动空调允许前后排乘客分别调节温度,比如后排乘客觉得冷可调至 26 度,前排驾驶员开 23 度,互不影响;手机无线充电板位于中控台下的储物格内,位置设计顺手,手机放上去就能开始充电,但充电速度不算快,半小时大约能充 20% 的电量;这款 16 扬声器音响播放古典音乐时,乐器的层次感十分清晰,听觉体验比普通音响好不少。
辅助驾驶配置方面,三个版本的差距同样明显。豪华型和臻选型仅配备定速巡航功能,只能实现固定车速行驶,方向控制和刹车操作仍需驾驶员自行完成,在高速行驶时便利性稍差。尊享型标配 L2 级全速自适应巡航,开启后车辆能自动跟随前车行驶,前车减速时它也会随之减速,前车加速时它也会同步提速,跟车距离有三档可调,我曾在堵车时使用过 20 分钟,期间无需一直脚踩油门和刹车,有效减轻了驾驶疲劳。但即便如此,驾驶过程中仍需集中注意力,不能过度依赖辅助系统。
悬挂和底盘的表现直接影响驾驶感受。豪华型和臻选型均采用前后多连杆独立悬挂,驱动方式为前置前驱,驾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较好,过减速带时悬挂能过滤掉大部分颠簸,不会出现明显的 “硬碰硬” 感觉。但在快速过弯时,车身会出现轻微侧倾,不过仍在可控范围内。官网显示这两个版本可加 8000 元选装运动悬架,销售表示选装后悬挂会变硬,过弯时的侧倾现象会有所减小,适合喜欢操控感的用户。尊享型因为配备了 quattro 四驱系统,抓地力更强,有次下雨天气跑高速,车速 100 码变道时,转动方向盘后车身保持稳定,没有出现 “发飘” 的感觉,轮胎也没有打滑迹象。它还标配整体主动转向系统,我在停车场尝试转弯时,以往驾驶这种长度的车型进车位需要倒车调整一次,而尊享型一次就能顺利入库。低速行驶时,后轮反向转动,有效减小了转弯半径;高速行驶时,后轮同向转动,变道时车身响应及时,不会有拖沓感。需要注意的是,自适应空气悬架是尊享型的选装配置,需额外支付 22000 元,选装后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悬挂硬度,进一步提升舒适性和操控性。
动力系统是三个版本的核心差异之一。豪华型指导价 58.98 万,搭载 2.0T 低功发动机,最大功率 150kW,最大扭矩 320N・m,实际驾驶中,它起步平稳顺畅,适合市区跟车和日常通勤,油门踩下后,转速达到 1500 转左右,动力就能顺畅输出,不会有动力不足的 “肉感”。早高峰时段我曾尝试超车,当时车速 60 码,深踩油门让转速升至 2500 转,就能顺利超过前车,整体驾驶感受比较舒适从容。臻选型指导价 62.68 万,比豪华型贵 3.7 万,同样搭载 2.0T 发动机,但调校为高功版本,最大功率 195kW,最大扭矩 370N・m,它的动力后劲更足,车速在 60 码以上再加速时,动力衔接比豪华型更紧凑。有次跑高速,从 80 码加速到 120 码,踩下油门后无需长时间等待转速上升,高速超车时能给人足够的信心。尊享型指导价直接升至 78.88 万,动力系统换成 3.0T V6 加 48V 轻混,最大功率 250kW,最大扭矩 500N・m,还配备 quattro 四驱系统,这款车的动力偏向性能取向,轻踩油门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转速达到 1500 转后,动力输出持续稳定。不过在市区行驶时,这样的强性能基本用不上,反而需要稍微控制油门,避免起步时动力来得过急,这种动力储备更适合高速行驶,或对驾驶乐趣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选择哪个版本,需结合自身预算和实际用车需求综合判断。若预算在 60 万以内,日常主要以市区通勤为主,对动力和高科技配置要求不高,仅希望拥有奥迪 A7 的豪华感与美观外观,豪华型基本能满足需求,若对座椅质感有更高要求,可加钱选装真皮,但需提前与经销商确认提车时间。若预算可提升至 62 万左右,经常跑高速或偶尔想体验加速感,臻选型会是更合适的选择,3.7 万的差价能换来高功动力、更舒适的座椅材质和氛围灯,这些配置在日常使用中实用性较强,整体性价比更为均衡。若预算充足,在 80 万左右,追求全面的豪华体验和出色的驾驶质感,比如经常跑长途、对动力和操控有较高要求,或希望 “一步到位” 选择顶配车型,尊享型会是更优解,其 3.0T V6 动力、quattro 四驱系统和丰富的科技配置能满足高品质用车需求,但需提前考虑后期保养成本,通常旗舰配置的维护费用会高于普通版本。
最后还有几点实用提示需要注意:提车时务必与经销商仔细确认实车配置,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三个版本配备的均为非全尺寸备胎,最高时速不能超过 80km/h,应急使用时需严格控制车速,确保行车安全;若想选择个性化车身颜色,三个版本都需额外支付 55000 元,且提车周期会相应延长;尊享型的 21 英寸轮毂虽美观度高,但胎壁较薄,通过坑洼路面时务必减速慢行,避免轮胎出现鼓包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