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以匠心育匠才!青岛电子学校崔西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珍梅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青岛市共有13人获得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9人,全国先进工作者4人。教育领域,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校长崔西展榜上有名,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从1989年踏入职教教坛,36年来,崔西展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执着,在职教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成就学生成长成才。

匠心育人,躬耕教坛三十六载

57岁的崔西展职业生涯中的大多时间是在职教领域度过的。1989年,崔西展到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工作,1997年任青岛高职学校团委书记,2000年任青岛第二十八中学副校长。2007年任青岛商务学校校长,也是当年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学校中最年轻的校长;2010年,任青岛电子学校校长,2023年兼任平度师范学校校长。一路走来,他参与、见证了青岛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对职教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事职业教育36年的崔西展获得了诸多荣誉。他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奖、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首批齐鲁名校长等称号。他还是山东省唯一同时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三名”工程和齐鲁教育名家的培养人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他在教育领域不断奋进的见证。

职业教育是一项需要大爱的事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深耕职业教育36年,崔西展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改革创新、勇毅前行。2010年,崔西展调任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后,创新性地提出“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为了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他提出“打造新电子,服务新经济”的办学宗旨,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在传统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基础上,先后开设3D打印、光伏发电、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专业,提高了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蹚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的成功之路。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在尼泊尔建立青岛电子学校分校,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200多项荣誉,《人民政协报》曾以“且擎红烛,照亮前路”为主题整版报道学校高质量办学的典型事迹。

多元赋能,为职教学子搭建成才立交桥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崔西展以匠人之心对待教育事业发展,让职教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在他的努力下,青岛电子学校成为首批“3 4”分段培养、职普融通、五年制高职试点学校。学校还开设了“3 4”本科、“3 3 2”硕士等中外合作项目,打通了学生多元成长路径。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这是他长久以来的坚持,也是他职教情怀的体现。

学校实施的“1 1 1”育人模式,注重塑造学生核心素养,即让每名学生具备1项专业技能、1项文体特长、1项兴趣爱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教育部原副总督学王继平称赞学校培养的人才“德技并修”,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山东省港口集团高级技师、“人民工匠”许振超为学校题赠“育人才德技双馨,创名校誉满神州”。学校毕业生戴栋晨从中职考取本科、硕士、博士的成功案例被新华社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校企协同育人,为学生谋划未来

“热爱学生就应该为学生谋划将来。”这是崔西展的工作座右铭。

他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国家、山东各项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发展,抓住一切重要的时间节点作出反应,对学生三年甚至未来的成长、教师以及学校将来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崔西展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带领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不断探索。学校与海尔、海信等青岛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聚焦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现了校企双向赋能。学校“课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蹚出校企双赢之路”的办学案例在《工人日报》专题报道。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培养了大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崔西展校长以其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卓越贡献,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奋斗,也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