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预测:贸易动荡加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步入下行通道
世界银行预测:贸易动荡加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步入下行通道
大宗那些事儿
世界银行于本周二发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为全球经济走向描绘了一幅潜在的图景。报告的核心预测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这一放缓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益紧张的国际贸易局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经历显著的下行。
具体而言,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下跌12%,随后在2026年再下跌5%。这意味着,经通胀调整后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在未来两年内回落至2015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标志着此前由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以及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所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繁荣期正式告一段落。
这一价格下跌的趋势,从短期来看,或许能够部分缓解由美国新征收的高额关税以及全球贸易壁垒不断上升所带来的通胀风险。然而,对于那些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而言,这无疑将带来潜在的负面冲击。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因德米特·吉尔对此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来说是利好消息,其中三分之二是商品出口国。但现在我们正经历50多年来最大的价格波动。高价格波动加上低价格,预示着麻烦。”他进一步建议,这些国家应尽可能推行贸易自由化,重建财政纪律,并营造更有利于商业发展的环境,以吸引私人资本的流入。
报告还回顾了过去几年的情况,指出能源价格的飙升是导致2022年全球通胀率上升超过两个百分点的主要推手。然而,2023年和2024年能源价格的回落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了通胀压力。展望未来,世界银行预计能源价格将持续下降,2025年将下跌17%,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并在2026年再下降6%。
在原油方面,报告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64美元,较2024年下降17美元。而到了2026年,由于供应充足和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预计将进一步跌至每桶60美元,其中一个重要的需求下降因素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普及电动汽车。值得注意的是,周二早盘,布伦特原油的交易价格约为每桶64.80美元,与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接近。
除了能源,煤炭价格也面临下行压力。随着发展中经济体发电用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放缓,预计2025年煤炭价格将下跌27%,2026年将继续下跌5%。
食品价格同样被预测将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预计下跌7%,2026年再下跌1%。然而,报告也指出,由于人道主义援助的减少以及武装冲突的加剧,一些最脆弱的国家正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食品价格的下跌可能难以有效缓解这些国家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遍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黄金却显得格外突出。世界银行预测,由于投资者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寻求避险资产,金价可能会在2025年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不过,报告预计金价将在2026年趋于稳定。
总结:
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清晰地揭示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动荡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影响。未来两年,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进入下行通道,这既可能缓解部分地区的通胀压力,也可能对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构成挑战。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适应这一新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