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发展给优惠不如给机会?上海嘉定探索“场景共创”赋能企业
“我们希望对接有汽车行业应用经验的传感器研发企业,研发集成的工业传感器,用于汽车焊装和总装车间内的涂胶质量检测和追踪系统。拟投入1000万元,分阶段进行采购。”
上海翌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马强,最近在寻找3D涂胶检测传感器研发合作伙伴。在嘉定区,和翌耀科技一样有场景合作需求的企业还有很多。
场景即资源,场景即机遇。4月25日,嘉定区举办“场景赋能 智创未来”场景发布会,立足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以“场景共创”为突破口,探索“场景招商”新模式,加快构建场景驱动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帮助中小型企业跨越“死亡之谷”
在刚刚启用的嘉定区应用场景线上平台上,可以看到企业最新发布的信息。该平台是搭载在“投资嘉定”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招服一体”专栏,集纳了各领域场景的详细介绍,意在推动资源高效发布与需求精准对接。
嘉定区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翌耀科技发布的属于“机会场景”,是主体方基于自身资源、能力或需求缺口,主动向外部合作伙伴开放协同机会,通过能力互补或资源共享达成目标的具体情境。
作为嘉定新城三大示范样板区之一的嘉宝智慧湾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上海嘉宝智慧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也发布了一则“机会场景”——在技术能力和政策法规渐趋完善的前提下,希望找到相关企业,通过无人小巴试点探索区内产业地块与公共交通站点间的接驳服务。
“我们希望自研企业能完整支持无人驾驶车辆软硬件技术与车规级开发范式,实现无人小巴接驳服务的商业化落地并负责后期运维,为区域内企业员工通勤提供便利。”上海嘉宝智慧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副经理李楠说。
能者多劳,合作共赢。应用场景线上平台上还有一批“能力场景”,由主体方基于自身可复用的核心资源、技术或服务能力,通过标准化接口、开放平台或合作机制,向外部需求方提供能力输出。
当前,我国在“超越摩尔”集成电路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高端芯片国产化率较低。一些中小型企业正在设计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的芯片,但在流片环节会遇到难题。知名大厂往往只为量产客户服务,不为中小型企业进行中试,而流片“脱节”,相当于阻断了芯片后续的量产应用之路。
“上海工研院致力于服务产业生态,帮助中小型企业跨越‘死亡之谷’。近年来培育了20多家企业,涉及各类传感器、探测器、硅光、智能微流控和生物芯片等领域。”上海工研院副总经理李香花表示,发布“研发与功能转化型平台”这一“能力场景”,是希望依托2017年建成的全国首条8英寸研发中试线,针对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深度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产品工艺开发、中试、产品测试、小批量试产等需求。
按照市场需求导向与能力供给导向,嘉定区形成“机会场景”和“能力场景”双清单,推动产业发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跃升,服务模式从“单向供给”向“双向赋能”转型。
以场景聚资源、优服务
嘉定是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也是沪宁发展轴上重要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立足自身优势,嘉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个千亿级产业。
在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看来,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应用场景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一种引力场,已逐渐成为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的核心引擎。“今天举办首场应用场景发布会,是嘉定区深化招商服务一体化的创新之举,力求围绕企业所需,更好地用场景验证技术、以生态赋能产业,为广大企业创新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根据嘉定区构建的场景共创工作机制,区投促办进行统筹,区投促中心具体落实,联动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国资委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月度议事制度,协调跨部门事项,确保重大决策及时响应、复杂问题闭环处置。
各主管单位负责日常场景的需求收集汇总,区投促中心梳理汇总各单位场景资源信息后,全年将在线下集中完成两次大型场景发布和若干次垂直领域场景发布,还将在“投资嘉定”平台开设“场景云市集”,进行场景信息实时推送。
接下来,嘉定区将进一步“以场景聚资源”,依托高度集聚的高校院所和丰富的科创资源优势,进一步畅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不断开辟应用场景,赋能发展新模式;“以场景优服务”,建立场景专员全周期服务机制,打造“一场景一专班”,区镇联动组建重点项目服务团队,提供“产业管家 属地专员 招商顾问”专属服务,让更多好项目好企业从种子期加快迈入到爆发期。
《推动产业发展给优惠不如给机会?上海嘉定探索“场景共创”赋能企业》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嘉定区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