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广式文化假日”已成潮流,市民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即可体验

今年 " 五一 " 假期," 广式文化假日 "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5 月 1 日,全省纳入监测的 80 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共接待市民游客 18.1 万人,同比增长 6.4%。

羊城晚报记者观察到,近年来," 广式文化假日 " 在广东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广式文化假日 " 文化韵味十足,重在参与和体验,既满足身心愉悦,又可在玩中 " 充电 "。市民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即可体验 " 诗和远方 " 的美好。

回归生活场景,注重互动体验

每到节假日,广东各文化场所都很 " 卷 ",举办独特和新颖的活动,为市民游客度假提供更多选择。其中,回归生活场景、注重互动、沉浸式体验的文化活动,更受大家青睐。

5 月 1 日,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精彩再启。一连 5 天,广东歌舞剧院、南方歌舞团等广东顶级文艺院团带来 5 场文艺盛宴。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广东文艺的繁荣与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 五一 " 假期,广州粤剧院特别推出 " 粤剧 +" 文旅融合项目,打造独属粤剧艺术的 " 广式文艺假日 ",迅速吸引众人的眼球。

5 月 1 日至 5 日,广州粤剧院打破传统剧场边界,在市民熟悉的城市生活场景中植入粤剧表演元素。每天中午 12 点,由粤剧演员在知名茶楼演出《花好月圆》等折子戏,食客边品 " 一盅两件 " 边赏粤剧名段。演出以粤剧快闪的方式,打造集美食品鉴、文化体验、粤剧表演等于一体的高质量消费场景。

5 月 1 日、5 日,广州粤剧院联合越秀公园秀名城特别推出 " 五一 " 粤剧公益专场。演员身着戏服置身在越秀公园的古城楼下,结合园林景观进行沉浸式演出。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粤剧演员表演的《游园惊梦》等折子戏,还可参与戏服试穿、身段教学等互动环节。

广州粤剧院董事长林凯彬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美食 + 戏曲’‘园林 + 非遗’的跨界,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现场。"

广州大剧院也在 " 五一 " 假期为观众提供了注重体验的活动。其中,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设置 " 城市舞台专场 " 等五大主题专场,为观众带来歌剧 + 文旅的独特体验。此外,广州大剧院一楼的斜柱空间还开放 " 人生歌剧 角色交响 " 互动装置,游客可以动手 " 编织 " 个人专属的 " 歌剧人生 ",过一把歌剧创作瘾。

热衷 " 下馆子 ",寻找 " 充电桩 "

趁着假期,到图书馆 " 充电 "、到博物馆 " 打卡 "、到文化馆参与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度假新选择,也是 " 广式文化假日 " 的一种体现。

五月一号、二号早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门前等候开馆的读者长队成为假日一 " 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天下午闭馆时,广州图书馆一楼大厅更是人潮涌动,瞬间客流量堪比广州火车南站。据统计,5 月 1 日、2 日,广州图书馆共接待读者访问 5.6 万人次,外借文献 9.6 万册次,举办活动 85 场次,参加活动的人次近 4.8 万。

" 五一 " 假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准备了包括文艺展览、打卡集章等在内的 32 场书香盛宴。其中,该馆文德路分馆推出 " 探世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 100 周年 " 活动,带少儿读者探访与孙中山相关的文化历史遗迹,了解伟人生平事迹。

5 月 1 日,广州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颇有新意的活动—— " 长大以后做什么 " 少儿职业启蒙系列活动,通过绘本共读、非遗体验等多元化形式,让儿童读者感悟劳动价值,探索职业理想。

广州市文化馆也在 " 五一 " 假期期间推出多场高品质文化活动,如茶文化美学市集、汉服飞花令等,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 " 文化充电桩 "。据统计,假期前三天,广州市文化馆接待参观游客逾 3.5 万人次。

此外," 五一 " 期间,广州各大文博场馆系统推出涵盖考古发现、革命文物、艺术创作等多重主题的展览,多维度展现城市文化底蕴,市民游客从中更深入了解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 文化场馆的风景独好。" 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 我趁假日逛逛文化场所,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收获‘诗与远方’。"

文 |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胡思婷

图 | 各文化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