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19岁女孩哭泣照被恶意盗用,被放到黄网与“高潮针”相关联,一度重度抑郁休学

近日,一则关于 " 盗图广告 " 的维权事件引发网络热议。

19 岁哈尔滨女孩小梁的个人自拍照被多次盗用于网络不良广告,甚至卷入 " 高潮针 "" 色情网站 " 等敏感话题的争议漩涡。

" 自从我站出来选择在网络上寻求帮助以来,我的压力就很大,但也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解决了部分问题。"

5 月 7 日,面对网络热议,小梁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小梁的求助内容。图源:受访者供图

5 月 7 日下午,潮新闻记者从相关平台处获悉,目前已对搬运小梁肖像相关的视频给予主动清理,下架上万条视频,并对攻击小梁的不良言论进行了拦截处理。平台将与当事人持续保持沟通,协助她开展后续侵权投诉。

记者:最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布这张照片的?又是怎么发现被盗用?

小梁:2023 年 4 月,我还是一名未成年的高二学生,那时因为被一部小说感动,临时起意拍摄了一张哭泣的照片,发布在了社交平台。当时周边的朋友、同学都会在社交平台发些照片,我也没多想就发布了,点赞量、评论量也并不多。没想到的是,在这条内容发布两个月后,陆续有朋友向我发来截图,发现照片被用在壮阳药、相亲广告甚至旅游售票广告里。

小梁被盗用的原图。图源:受访者供图

记者:除了被用于广告宣传外,照片还被滥用至哪些场景?

小梁:有一些网友,甚至是身边的同学,长期假扮我交友。就在昨天,我发现我的一个女性同学在几年前就开始拿着我的照片冒充我网恋、相亲,并创建了一个数百人的 QQ 群。

记者:如何发现照片被用于 " 高潮针 " 广告?

小梁:今年 4 月起,大量网友截图告诉我,我的照片被印上露骨广告语,出现在色情网站,国外平台浏览量甚至超百万。我点开截图看到是 " 高潮针 " 的广告。

记者:照片盗用对生活造成哪些具体影响?

小梁:自从照片被盗用后,我就一直忙于各种举报、联系删除这些盗用我照片的账号。就连高考前一天,还在处理举报这类情况。一些同学看到这些广告后,就会在背后给我起非常难听的外号。渐渐的我对学校会有一点害怕,不怎么想去,不喜欢见人,不爱和朋友说话。我以前是一个 "e" 人,现在已经是 "i" 人。以前基本每周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发一次自拍或者日常生活,但这件事发生后,我基本不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拍照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有人甚至用我初中时的照片骗钱,但受害者反骂我是 " 骗子 "。

" 高潮针 " 事件后,更有人私信侮辱我 " 引诱他人 "" 常逛黄网 "。心情一度很郁闷,承受的压力也很大。这中间我一度得了重度抑郁症,考上大学之后也没办法很好地专注学业,只能休学在家。目前,整个人的状态在慢慢好转。

记者:你尝试过维权吗?平台的反馈如何?

小梁:起初只要看到这些盗用我照片的广告,我都会向平台方举报,也会让身边的朋友、亲戚帮忙一起举报这些内容。家人也很支持我,但很多时候举报不成功。后来我发现,不仅举报成功的没多少,相反盗用我照片用于发布广告的账号越来越多,根本举报不过来。大部分的账号也没有实名认证,也很难通过司法途径追责,最后感到很无力。

记者:现在情况怎么样?

小梁: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相关社交平台的工作人员也和我取得了联系,也清理了盗用我照片的视频。后续还将和平台方保持沟通。我也希望平台不能只靠用户自己举报,应该用技术手段提前拦截敏感关键词和图片盗用。

律师:日常发照片注意隐私设置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清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鹏帅律师告诉潮新闻记者,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这类盗用他人照片用于色情网站或虚假广告的案件,核心涉及肖像权、名誉权等多重侵权。" 简单来说,未经允许拿他人照片牟利或用于不良宣传,首先侵犯肖像权。如果照片被配上色情、虚假广告等内容导致当事人名声受损,还涉及名誉权。"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曹琪律师指出,这类事件还可能涉及隐私权或个人信息侵权," 如果照片属于私密信息,可能构成隐私侵害。同时,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如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或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曹琪表示,这类涉及网络、色情与广告滥用照片的事件有其特殊性。首先,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与隐蔽性,侵权内容扩散快、范围广,但侵权主体难以追踪。同时,这类侵权事件的证据固定困难,电子证据易被篡改或删除,需及时公证保全。此外,色情内容可能加重侵权后果,涉及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竞合。在平台责任界定方面,还需判断平台是否履行 " 通知 - 删除 " 义务(《民法典》第 1195 条),或明知侵权未采取必要措施。

齐鹏帅表示,这起事件中,受害女孩的权益受损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一是照片被非法使用带来的直接伤害,比如肖像权被侵犯,照片出现在色情网站或虚假广告里;二是名誉和精神上的伤害,比如被周围人误解、遭受骚扰,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照片本身涉及私密场景,还可能侵犯隐私权。

受害女孩接受采访时提及两年来自诉投诉效果不大,齐鹏帅指出,关键在于维权方式需要更有针对性。

曹琪表示,在民事途径方面,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肖像权、名誉权侵权之诉,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如果平台未及时删除内容,还可以主张连带责任。另外,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传播淫秽物品、侮辱罪等刑事责任,或向网信办、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违法广告和色情信息。

" 首先必须及时保存证据,比如对侵权网页做公证,或者用可信的电子存证平台固定证据,记录传播量、转发次数,这对后续索赔很重要。其次,还可以要求平台删除内容,如果涉及色情信息,直接报警处理可能比民事起诉更有效。如果侵权方身份不明,可以起诉后申请法院要求平台提供对方信息。" 齐鹏帅告诉记者,现在法律有 " 人格权禁令 " 制度,情况紧急的话,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立即禁止对方继续传播,防止影响扩大。

两位律师表示,在法律责任上,盗用照片的人或团伙,需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赔偿。如果传播色情内容严重,还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坐牢。若涉及色情牟利,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平台如果明知或应知侵权但没及时处理或未尽审核义务,也要承担责任,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或被行政处罚。

在风险预防方面,两位律师建议,日常发照片要注意隐私设置,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别随便公开高清原图,还可以在社交媒体设置照片仅好友可见,关闭地理标签。发布前可以给照片加上个人水印,如名字、日期等,或将半透明水印覆盖面部或身体关键部位,增加盗用难度。另外,还应该谨慎授权第三方使用照片,尤其是陌生平台。平时还可以定期用搜索引擎 " 以图搜图 " 功能,排查自己的照片被盗用、滥用的情况。

律师提醒,一旦发现照片被盗用,马上存证,先联系平台投诉要求删除并留存记录,必要时让律师发函或直接起诉,越早处理越容易止损。

来源:潮新闻记者肖暖暖、商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