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人工智能或可辅助生殖

参考消息网5月1日报道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4月26日报道,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辅助生殖领域,特别是在卵子、精子和胚胎的选择方面,使获得婴儿所需时间缩短约7%。这是由巴伦西亚不育症研究所(IVI)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该研究在日前召开的IVIRMA生殖医学大会上发布。这场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会议汇集了1400多名生殖医学专家。

数据显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胚胎选择还能将妊娠率提高5%,在多次尝试后甚至可提升至7%。

大会负责人之一胡安·安东尼奥·加西亚·贝拉斯科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的现实,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果。我们谈论的是识别最具受精能力并能形成胚胎的精子,以及筛选最优质的卵子。这些无疑对提高成功率、缩短时间和增加妊娠率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妇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表示,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卵巢刺激治疗方面也展现出广阔前景,能为女性提供关于预期获取卵子数量以及周期内最佳就诊时间的信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就诊。

根据西班牙生育学会的登记数据,2019年西班牙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达37094名。

除人工智能外,IVIRMA生殖医学大会还展示了遗传学、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领域的进展。IVIRMA全球研究联盟基因组学负责人安东尼奥·卡帕尔博博士发表的研究表明,在胚胎植入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不仅能识别当前基因检测可发现的主要染色体异常,还能检测出更细微的变异(从单基因疾病到表观遗传改变),这些变异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并导致后代早期罹患严重疾病。

卡帕尔博解释说,使用当前基因检测技术(最常用的是滋养层活检)时,约半数被视为正常的胚胎无法着床,另有10%最终会自然流产。

不过该专家承认,在诊所普遍应用胚胎全基因组测序之前,仍需更多研究来评估其影响,以及如何最好地处理这些新获得的基因组信息。

大会另一焦点是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领域的进展。研究人员展示了在小鼠实验中,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成功生成精子和卵子的成果。

耶鲁大学医学教授丹尼·萨卡斯表示:“尽管小鼠实验取得全面成功,但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人类应用仍是挑战;精子发育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尚未培育出完全成熟的人类卵母细胞。”他指出,尽管存在障碍,但体外卵子发生技术的应用未来可能为无法产生有活力配子的人群开辟新的生育解决方案。(编译/韩超)

俄罗斯一家产科医院的医生正为孕妇做检查(新华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