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 | 天津这一知名市场要“动”了!
在天津人的记忆中,
洋货市场曾是“时髦”的代名词。
30多年前,
这里人头攒动,
摩托车、音响、打火机等
“稀罕物”琳琅满目,
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进口商品集市,
也是一代人青春的见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
洋货市场设施陈旧、经营不善、
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
令人唏嘘。
这片承载着时代印记的市场,
为何改?怎么改?何时改?
来看
最新进展
日前,
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正式签约,
总投资额达80亿元。
项目最早可在今年年底前动工,
整体项目预计8至10年完工,
洋货市场门头、商业场景、雕塑等
洋货记忆空间要素
都会予以保留。
01
从辉煌到颓败承载历史记忆的城市地标
走在昔日繁华的洋货市场步行街上,守在入口处的大铜马早已锈迹斑斑,两旁商店大多关门停业,一些维持经营的门店也挂出了“甩卖”“转租”的牌子,“清仓甩卖、一件不留”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回响。偶尔有步履匆匆的行人经过,却鲜少有人为商品驻足。
在互联网经济冲击下,它的业态未能及时升级,商品结构逐渐低端化,稀缺性优势也不复存在。洋货市场占据核心商圈却长期低迷,造成了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局面。
天津正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身处滨城消费核心区的洋货市场,现有功能与产业形态已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脱节。
市场改造,势在必行。
02
平衡情怀与发展
打造新经济业态和文体消费场景
日前,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签约,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这一项目。
经过研判,最终划定的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包含两个区域:
南侧片区为北至杭州道,南至京山铁路,东至河北路,西至车站北路;
北侧片区为北至福州道,南至文安里北边界,东至中心北路,西至贵州路。
整体规划的总占地面积217公顷、房屋面积240.9万平方米。
洋货市场作为天津港口城市发展的时代产物,本身具有文化和商业的双重属性,因此,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提出了“绿里洋坊、洋货重生”的理念,通过“双核”结构实现洋货市场文化传承与城市商圈复兴的联动发展。
洋货市场隶属于滨海新区杭州道街道,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福增介绍,“我们计划将现有的洋货市场打造成新的商业街区,引入新型消费业态,焕发老市场的新活力。”韩福增手指地图上南侧片区的中心区域说,“我们将在这里新建洋货公园,并在公园下方开发体育城,引入体育培训及体育赛事,打造文体消费场景。在周边区域,我们会在新建的商业综合体内,结合洋货市场的文化记忆,打造洋货主题特色商业街景。”
届时,洋货市场门头、商业场景、雕塑等洋货记忆空间要素都会予以保留,整体商业区域面积将在1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大约20%。
03
一段蝶变向新之旅
预计整体8至10年完工
眼下,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主体实施单位已就位,这也意味着该项目将正式开启改造进程。
“我们耗时三四年开展了一系列前期筹备工作。”韩福增进一步解释道,“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关注度很高,涉及的市场主体也非常多,每家都有各自的诉求。为此,我们一次次地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同时,也在持续与社会投资人对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据他透露,按照规划,项目最早可在今年年底前动工,以B1线塘沽地铁枢纽站建设为契机,先从轻轨9号线、B1线双轨交会处的新洋商厦地块入手,“整体项目预计8至10年完工”。
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针对这一项目已谋划2年多的时间,可以预判其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一是新时期的产业业态升级如何与洋货文化结合的问题;
二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涉及多专业统筹协作、多部门管理协调的问题;
三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补足公共配套服务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强化规划统筹与制度保障,成立多专业协作平台,建立跨部门联系通道,提升规划统筹效率,简化审批流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公园、小学、菜市场、生鲜超市、公交首末站等公共配套设施,补足短板等。
谈及洋货市场即将改造的消息,许多商户十分关心进展。“听说了。”一名食品店的商户说,“街里给我们开了几次会,问了大家的想法。我们是既盼着改,又怕改得认不得。”
据市政建设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项目将结合城市体检工作,确保本次城市更新资源投入与群众总需求的高度匹配,切实提升地区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
当脚手架搭起时,多年前淘货的喧闹声将融进新街区的晚风里,而洋货市场的老故事也将由此开启新篇章。
期待老洋货市场能够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再次焕发新生
你逛过老洋货市场吗?
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呢?
编辑 | 霍然
综合 | 天津日报 滨海发布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