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小票出现“关税附加费”!美国网友:特朗普征税,我买单?
随着特朗普政府开始在全球大幅加征关税,美国各行业企业正在逐步对此作出反应。不少企业不再默默承受或隐藏增加的成本,而是将其明确标注在消费收据上。这些变化也在网络掀起了一轮“关税成本大对账”,美国网友晒出近期账单,看看自己究竟为关税多付了多少钱。
据发出截图的美国网民介绍,这张电子账单是一个美国母亲给孩子购买夏装留下的。账单显示,这些衣服打折后总价为411.71美元,其中包含了一笔44.09美元的费用,项目名称为“关税附加费”。这意味着这位顾客此次消费金额约10%是在为“关税”买单。
美国网友查询发现,这笔费用是服装零售商根据产品各部分的生产地区,乘以美国政府对各国加征的关税税率计算出来的一笔费用,零售商将这些成本命名为“关税附加费”后转移给了美国消费者。
美国网友:建议叫“特朗普关税附加费”
这张小票在社交网站被大量转发。有人称,商家把关税附加费项目透明化是件好事,“至少我们知道价格上涨的原因”……还有美国网友称,“每个公司都应该这样做,但要将其改为‘特朗普关税附加费’”。
而据外媒报道,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准备采取相同的做法,将自己承受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甚至是一杯咖啡里。
据路透社报道,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计划开始征收关税附加费。Micron(美光科技)在一封信中通知其客户,虽然特朗普上周表示对半导体免征关税,但新的关税仍适用于内存模块和固态硬盘。零百公司(Zero100)联合创始人、供应链策略师凯文·奥马拉表示,收取关税附加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奥马拉表示,建立在零关税和全球规模基础上的定价模式已站不住脚,低成本的电子产品消费时代正在崩溃。
美国加征关税,美企和消费者首当其冲
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德德克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的关税政策匪夷所思。德德克表示,这些关税最终会伤害美国人。寄希望于通过关税迫使企业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的想法是一种对供应链过于简单化的理解。如今的供应链非常复杂,商品并不仅仅是在成品状态下才被进口,很多时候也需要在未完成的状态下进口,然后在美国进行最终组装。如果提高关税,未完成产品的进口成本也会上升,那么在美国进行生产的制造商就会更加困难。
波兰汽车市场研究所主席沃伊切赫·杰维茨基表示,美国关税政策首先打击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美国关税“回旋镖”最终将伤及美国自身。他表示,进出口关税会直接影响美国民众,他们不得不购买更贵的汽车。同时,美国本土汽车使用的零部件,约40%到50%为自产,其余的来自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因此如果说到关税的影响,那么美国的汽车生产及售价肯定首当其冲。
你可能关注的新闻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等监制:魏永刚 审核:于浩
编辑:陈婧琳 校对:刘莉